切换到宽版
  • 23阅读
  • 2回复

[猎奇]17年前,四川8岁女孩身患白血病,为了不拖累养父,自己安排后事 [2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1242
金币
537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617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73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2-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爸爸,让我死吧,我是捡来的,生不起这病……”

2005年春,四川一家普通医院里,8岁的佘艳颤抖着在病历本上写下“自愿放弃治疗”。

她刚被诊断出急性白血病,30万元的手术费如同一座大山,压得这个贫困家庭喘不过气来。

为了不拖累养父,懂事的她苦苦哀求着要回家。

那么,女孩最终活下去了吗?她与养父之间又有何故事呢?




从被遗弃到重获新生

1996年深秋,四川某个偏远山村。寒风呼啸,枯黄的落叶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打着旋。

30岁的佘仕友裹紧了破旧的棉袄,肩上扛着几捆刚收获的红薯藤,准备赶早集换点钱。

天还没亮,佘仕友就出了门。他走得很慢,生怕脚下一滑,辛苦准备的农货就会摔个稀烂。

就在他快要走到村口时,一阵微弱的啼哭声突然传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佘仕友

佘仕友警惕地四下张望,循着声音走近路边的草丛。

拨开杂草,他惊讶地发现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正躺在那里。

小婴儿脸蛋被冷风吹得通红,哭声虚弱得几乎听不见。

佘仕友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

他注意到襁褓里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潦草地写着:“10月20日晚12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显然,这是孩子的出生日期,而今天已经是10月25日了。

看着怀中瑟瑟发抖的小生命,佘仕友陷入了两难。

作为一个月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农民,他深知收养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可是,如果把孩子留在这里,她很可能会被冻死或者饿死。

佘仕友站在原地犹豫了许久,最后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罢了,我吃什么,她就吃什么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完,他小心地把婴儿裹在怀里,转身朝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后,佘仕友才意识到照顾婴儿有多么困难。

他没有奶粉,只能用稀米汤一点一点地喂;没有尿布,就用旧衣服撕成布条代替。

佘仕友给女婴取名佘艳,希望她能像鲜花一样绽放,给贫瘠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艰难。

冬天来临时,佘仕友发现家里唯一的一床棉被已经无法同时保暖两个人。

他犹豫再三,最终狠下心来,将棉被拆开,用里面的棉花给佘艳做了一件小棉袄。

自己则只能裹着单薄的外套,在寒冷的夜里瑟瑟发抖。

村里人都说佘仕友傻,劝他把孩子送到福利院。

可他只是憨厚地笑笑,说:“既然老天爷把她送到我身边,那就是我的缘分。”


佘仕友

就这样,在佘仕友的悉心照料下,佘艳慢慢长大了。

5岁时,她就能踮着脚尖,站在板凳上为养父做饭。

虽然饭菜简单,但佘艳总是笑眯眯地说:“爸爸,我给你煮了鸡蛋,你多吃点。”

每当这时,佘仕友的眼眶都会不自觉地湿润。

佘艳不仅懂事,还特别聪明。上学后,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佘艳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道难题,全班只有佘艳解出来了。

从那以后,她的成绩单上总是写满了“优秀”二字,在村里传为美谈。

邻居们都说:“佘仕友啊,你捡到宝了!这娃娃不仅懂事,还这么聪明,真是个小福星!”

每当听到这样的话,佘仕友都会笑得合不拢嘴,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佘艳

生命的考验

2005年3月,佘仕友推着佘艳来到县医院,原本只是为了治疗反复的感冒。

然而,一纸诊断书如同晴天霹雳:急性白血病。

医生表示佘艳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初步估计,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至少需要30万元。


佘艳

这个数字让佘仕友顿时感到天旋地转。他靠编织竹篓为生,一个月最多挣几百元。

就算倾其所有,也远远不够。佘仕友不愿放弃希望,开始四处奔波筹钱。

他找遍了所有亲戚朋友,甚至想卖掉祖辈传下来的老宅。

可是,即便如此,筹到的钱也只够支付几天的住院费。


佘艳

看着养父日渐消瘦的形势,佘艳心如刀绞。

有一天,她偷偷翻开病历本,在空白处颤抖着写下“佘艳自愿放弃治疗”几个歪歪扭扭的字。

“爸爸,我们回家吧。”佘艳哭着说,“我知道我是你捡来的,我不想再拖累你了。”

佘仕友紧紧抱住女儿,泪水夺眶而出:“傻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就是我的命啊!”

奈何现实摆在眼前,他们不得不向命运低头,他们最终还是回家了。


佘艳写下放弃治疗

回到家的佘艳每天都很开心,她一边笑着安慰父亲,一边安排自己的后事。

她对养父说:“爸爸,等我死后,你把我埋在后面那个小山坡上吧,我喜欢那里。”

佘仕友听着女儿的话,心里隐隐作痛,眼泪当即顺着布满沟壑的脸庞滑落下来。


就在父女俩陷入绝望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成都晚报的记者傅艳通过一位护士朋友得知了佘艳的故事。

她立即赶到医院,被眼前的场景深深触动。

病床上的佘艳,正在奋力完成一张考试试卷。


佘艳

尽管血红蛋白只有2克,她仍坚持了整整三个小时。

傅艳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还在做作业?”

佘艳虚弱地笑了笑:“我答应过老师,要把落下的功课补上。万一...万一我以后不能去上学了,至少现在还能学点东西。”

傅艳听闻,眼泪哗地一下流淌下来,她含着泪水写下了《8岁女孩自己安排后事》的报道。


《8岁女孩自己安排后事》

文章刊登后,立刻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短短几天内,爱心如潮水般涌来。

最终,善款总额达到了70多万元。

这不仅足以支付佘艳的治疗费用,还能解决后续的康复问题。

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佘艳获得了重生的机会。然而,接下来的治疗之路却异常艰辛。

她经历了9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每一次都像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


佘艳与养父

有一次,佘艳的白细胞骤降至零,全身皮肤出现大面积出血点。

医生们连夜抢救,佘仕友在病房外焦急地踱步,生怕下一秒就会听到噩耗。

幸运的是,佘艳挺过来了。她睁开眼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是不是又给你添麻烦了?”

在这个过程中,佘艳的坚强和乐观感动了所有人。


佘艳

主治医生徐佳对她倾注了特殊的关爱,甚至动了收养她的念头。

有一天,徐医生买来了一双红色小皮鞋,这成为了佘艳最珍视的宝贝。

佘艳常常对着镜子,穿着新鞋转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徐阿姨,这是我第一次穿这么漂亮的鞋子。”佘艳兴奋地说,“我要好好珍惜,等我病好了,我要穿着它去上学。”

听到这话,徐医生忍不住红了眼眶,轻轻抚摸着佘艳的头发。


佘艳

永不熄灭的明灯

2005年8月,酷暑难耐。佘艳的病情一度好转,但随后又急转直下。

连续一个月,她只能靠输液维持生命,无法进食。

病魔的折磨让这个8岁的小女孩瘦得皮包骨,脸色蜡黄,眼窝深陷。


佘艳

那天下午,佘仕友去医院食堂买饭,护士也刚好离开病房。

佘艳闻到走廊飘来的食物香气,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饥饿。

她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颤颤巍巍地走到柜子前,从父亲的包里找出一小块方便面。

佘艳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感受着许久未尝的食物滑入喉咙。


佘艳

然而,就在她准备咽下第二口时,突然感到腹部剧痛。她惊恐地发现自己在呕吐鲜血。

护士闻声赶来,立即按下紧急呼叫按钮。医生们迅速赶到,诊断为消化道大出血。

佘艳被紧急推进手术室,医护人员开始了紧张的抢救。

佘仕友得知消息后,魂不守舍地冲到医院。他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不停地祈祷。

然而,命运似乎格外残酷。经过六个小时的全力抢救,医生们还是无力回天。


佘仕友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佘艳坚持要写一封信。

护士给她找来纸笔,她用微弱的力气写下了最后的心愿。字迹歪歪扭扭,却字字千钧。

信中,佘艳首先感谢了傅艳记者。

她请求傅艳照顾好自己的父亲,希望他不要因为自己的离去而过度悲伤。


佘艳最后的心愿

接着,佘艳提到了徐医生送的红色小皮鞋。

她说自己很喜欢这双红色的小皮鞋,只是遗憾自己无法穿着它去上学。

佘艳还提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请求:希望能够捐献自己的眼角 膜,让其他人帮她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看看她深爱的父亲。



信源:四川新闻网2005年8月24日发布

最后,佘艳写下了对养父的歉意和感激。

她恳求父亲要好好活下去,承诺会在天堂里守护他。

写完这封信后不久,佘艳永远闭上了眼睛。她的离去让整个医院陷入悲痛。

医护人员、患者家属,甚至闻讯赶来的记者们都流下了眼泪。

佘仕友强忍悲痛,遵照女儿的遗愿,同意了器官捐献。


佘艳离世

佘艳的眼 角膜成功移植给了两名患者,让他们重见光明。

剩余的善款也按照佘艳的意愿,捐给了其他白血病患者。

佘艳的葬礼简单而庄重。来自各界的人们自发前来送别这个勇敢的小女孩。

当人们看到她墓碑上的字之后,隐忍的悲伤如决堤般从眼眶涌出。

那上面刻着六个字:“我来过,我很乖……”


佘艳墓碑

结语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缺少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就像当年的佘仕友,像傅艳,像徐医生,像千千万万奉献爱心的人们。佘艳的故事,成为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人间的大爱与温暖。


佘艳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5814
金币
1305098
道行
1966
原创
2267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06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1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7小时前
  佘艳的故事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悲剧,也是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她的坚强、乐观和无私感动了无数人。尽管她最终没有战胜病魔,但她的精神和她所引发的社会关注,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的养父佘仕友,用自己无私的爱和坚韧的精神,给了佘艳一个温暖的家。尽管生活贫困,但他从未放弃对女儿的照顾和爱护。这种父爱如山的精神,让人深受感动。

  而傅艳记者的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佘艳的故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帮助。这种媒体的力量,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佘艳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要放弃希望。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愿意伸出援手,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要学会感恩和回报,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爱和温暖。

  尽管佘艳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6055
金币
7020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1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1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6小时前
四川8岁女孩身患白血病,自己安排后事
17年前,即2005年,四川省一名8岁的女孩佘艳(音译)身患白血病,为了不拖累养父佘仕友,自己在病历本上写下“自愿放弃治疗”,并请求养父带她回家。佘艳的养父佘仕友为了筹集巨额医疗费用,几乎倾尽所有,甚至考虑卖掉自己的房子,但由于房子年久失修,无人愿意购买。

佘艳的坚强与懂事
佘艳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被佘仕友在草丛中发现后收养。尽管生活清贫,但父女俩的生活简单而快乐。佘艳从小就非常懂事,5岁时就能帮助佘仕友做家务、煮饭,并且每天晚上会给辛苦工作的养父按摩肩膀、唱歌。

社会关注与捐款
佘艳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的报道使得捐款接踵而至。然而,由于医疗费用高昂,这些捐款远远不足以支付全部治疗费用。最终,佘艳未能战胜病魔,离开了人世。遵照她的遗愿,剩余的捐款被捐赠给了慈善机构,帮助了7个同样患有白血病的贫困儿童。

对社会的影响
佘艳的故事不仅感动了无数人,还推动了成都市建立少儿医保制度。2005年8月,成都市正式实施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制度,将中小学生、婴幼儿纳入参保范围,成为继上海、北京后全国第三个开展该项工作的城市。这一制度的实施,填补了当时学生儿童医疗保障的空白,极大地改善了成都市少年儿童的医疗保障状况。

结语
佘艳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命、爱和社会责任感的真实案例。她的坚强和懂事,以及她对养父的无私爱心,深深地打动了社会大众。同时,她的故事也促使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贫困家庭的重病儿童,推动了医疗保障制度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