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1阅读
  • 2回复

[保健养生]脑梗“危险期”---半百?[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8137
金币
25119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5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1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2-19) —
中风想必中老年人应该都不陌生,它还有一个名字:脑卒中!
脑卒中在临床上又分为两个种类,第一为脑梗、第二为脑溢血!
脑梗,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脑血管有毛病了!
在正常情况下,向着大脑供血的主动脉有四根,分别是两条颈动脉和椎动脉。
当脑动脉血管越来越狭窄、堵塞面积超过70%以上时,就会导致某一处脑组织软化、坏死,进而诱发脑梗疾病,临床也将其称为缺血性脑卒中!
虽说近些年三高疾病、心脑血管病都呈现出了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但就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脑梗主要还是以中老年人患病最为多见,特别是超过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三高病史,患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长,需要提高警惕!
如果不想让脑梗在未来找上自己,早晚做好两多三少很有必要:
1、两多
多运动
可能大家对运动的目的,都停留在了减肥这方面,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体重正常,就不需要进行锻炼。
事实上,锻炼的确是减肥的渠道,但同时科学运动对身体也有其他益处,比如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避免脂类物质堆积等。
肥胖也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积极控制体重,也是不能缺少的。
多喝水
喝水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缓解口渴,更是为了提高身体代谢速度,科学建议中老年人应在晨起后饮用一杯温开水。
经过一夜的水分消耗与代谢后,人体已经处于了极度缺水的状态,血液黏稠度较高,且晨起正是血压高峰期。
此时喝一杯温开水,既能够唤醒你的肠胃,还能起到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2、三少
少重口
这里的重口味食物,指的不单单是辛辣刺激性,同时还包括了高糖、高盐、高油腻类型的食物,这些食物都是促发三高疾病的凶手之一。
对中老年人而言,清淡饮食就是健康的重点,在平时应尽量选择新鲜果蔬、粗细搭配粮食、含蛋白质的食物,并尽量保持食物原滋原味,减少调味品添加,对于过于油腻的肥肉、蛋糕甜点、过咸的食物则需避免。
少吸烟、酗酒
其实这里不应说“少”,而是要尽量戒掉。
吸烟和饮酒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二者皆可刺激血压升高,并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越是长期接触,后期患心血管基础病的几率也就会越大。
年过半百后,应尽量远离这些不良习惯。
少生气
很多脑梗、心梗患者都是在某一次情绪剧烈波动后突然病发的,这是因为人在情绪剧烈波动时,会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并致使体内分泌出更多的肾上腺素、儿茶酚胺,促使血压迅速升高、心跳紊乱。
对于有基础病的患者而言,这无疑是加重了病情发展,甚至会让不稳定斑块随着血压升高脱落,并在血管内形成血栓!

到2030年中国将有2200万心肌梗死的患者,而中国人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的原因,77%是由于胆固醇升高导致的。

在大量的临床研究当中发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表示,由“坏胆固醇”组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除了会造成血管经狭窄、影响脏器供血之外,它还不稳定,容易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危及生命。

不同人群对应“坏胆固醇”的控制目标值是不一样的,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和心梗、脑梗患者的目标值应当更低。也就是说危险因素高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得要更低,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胆固醇越低越好。从理论上讲,“坏胆固醇”每降一个1毫摩尔,中风复发率降低五分之一。
要保证安全,最重要的“三条线”要牢记!
“三条线” 之一
对于正常人来讲,为了预防中风的发生至少要把“坏胆固醇”降到2.6毫摩尔/升。
“三条线” 之二
如果您有动脉粥样硬化,“坏胆固醇”至少要控制到2.1毫摩尔/升以下。
“三条线” 之三
如果您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的话,“坏胆固醇”要控制到1.8毫摩尔/升以下。

将“坏胆固醇”水平控制在理想目标值之内,就要加强体检,知晓自己的“坏胆固醇”水平,以便评估患病风险。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控制胆固醇水平,管住“吃”远远不够

为了降胆固醇不少人长年累月坚持清淡饮食、甚至是全素食,然而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完全控制住胆固醇水平。约70%“坏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这种合成是不断进行的。对于绝大多数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坏胆固醇”偏高是内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靠减少胆固醇摄入无济于事,必须使用他汀类药物才能降低超标的“坏胆固醇”。一旦停药,内源性合成酶继续升高,“坏胆固醇”继续在体内过量合成,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再次升高。

1条评分金币+20
xian209 金币 +20 - 02-1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8137
金币
25119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5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19
脑梗的危险期
脑梗的危险期通常指的是从发病开始的2周内,这段时间内病情可能会出现波动,特别是前3至5天是脑梗的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情况,严重时可危及生命2。以下是关于脑梗危险期的一些详细信息:

时间范围    特点
发病后2周内    病情可能波动,尤其是前3-5天是急性期,可能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情况
发病后1周左右    脑组织会出现缺血、缺氧、水肿等现象,可能造成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
发病后第2天开始    脑水肿开始表现,3-5天后达高峰,7天后逐渐减轻,2周后恢复正常
半百与脑梗危险期的关系
关于“半百”与脑梗危险期的关系,并没有直接相关的医学解释。如果“半百”是指50岁左右的年龄段,那么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确实可能面临更高的脑梗风险,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健康状况可能会下降,增加脑梗的风险。然而,脑梗的危险期并不特指某个年龄段,而是从发病开始的时间计算的。

结论
脑梗的危险期主要集中在发病后的2周内,特别是前1周左右是关键时期。这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半百”指的是50岁左右的年龄段,那么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应当更加注意血管健康,预防脑梗的发生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8827
金币
1327932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5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2-19
中风,也就是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对健康和生命构成了巨大威胁。您提供的信息非常全面,涵盖了脑卒中的分类、高危人群、预防措施以及胆固醇控制的重要性。以下是对这些关键点的总结和补充:

脑卒中的分类
- 脑梗:脑血管狭窄、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
- 脑溢血:脑血管破裂,血液渗入脑组织。

高危人群
- 5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病史的人群。

预防措施
两多
1. 多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避免脂类物质堆积。
2. 多喝水:提高代谢速度,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

三少
1. 少重口:避免高糖、高盐、高油腻食物,减少三高疾病风险。
2. 少吸烟、酗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3. 少生气:情绪剧烈波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跳紊乱,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胆固醇控制的重要性
-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控制目标值,高危人群应更低。

控制胆固醇的“三条线”
1. 正常人:至少降到2.6毫摩尔/升。
2.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至少控制到2.1毫摩尔/升以下。
3. 心梗、脑梗患者:控制到1.8毫摩尔/升以下。

血脂检测建议
-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每3~6个月测量1次血脂。
-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
- 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

饮食与胆固醇
- 仅靠饮食控制胆固醇是不够的,因为约70%的坏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
- 对于大多数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超标的坏胆固醇。

总之,预防脑卒中需要综合管理生活方式和健康指标,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和高危人群来说,定期体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情绪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脑卒中。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