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阅读
  • 2回复

[娱乐八卦]内娱最烂演员,都来了[5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9508
金币
1332975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70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内娱又出了新乐子。
一档演技类国综,连爆多条热搜。
节目中,「爹王」杨子变纣王。
「蛇精脸」网红刘梓晨演起相柳。
名场面分分钟出圈。

网友吐槽「这个世界终于癫了」。
都当作喜剧节目看。


许多人看了后,最大感受是「心疼导师」
同情他们作为行业大咖,还要忍受这么多内娱奇葩。
但,鱼叔看完后,反而有不同想法。
今天不妨来聊一聊。

节目才播出一期,已经贡献了大量出圈名场面。
主要都是演员的「辣眼睛」表现。
比如,杨子演「西门庆」像性骚扰,吓得于佩尔理了理衣领。


不堪直视的《封神》浴池戏。


刘梓晨饰演的相柳,让吴镇宇原地石化。


一头扎进菜篮子的张嘉元。

还有,许佳琪演的情绪充沛的猫……

也不怪网友们质疑,这些人不仅毫无演技,恐怕也并非真的想成为演员。
都像是为热度、为圈钱才上节目的。



因此,不少人反过来同情导师,戏称这是「导师受难记」
导师章子怡、陈凯歌、吴镇宇、于佩尔等,个个是业内顶尖人物。
居然要忍受如此拙劣的表演。
这不是全程「受虐」,严重工伤吗?


但,真是如此吗?
鱼叔可能难以苟同。
反而觉得,导师似乎也在配合演一出「上位者的霸凌爽剧」
初次见面,上来先给演员一个「下马威」。
抛出一连串尖锐、敏感的问题。
「谁整过容?」
「谁拍过豆瓣3分以下的作品?」
「谁被换过角?」
「谁做过直播带货?」
「谁还没有代表作?」
并要求给出肯定答案的演员,站到最后面。

台下演员,自然是小心翼翼反应。
有的老老实实站到后面。
有的观察周围人的动向,故作镇定。
有的谨慎起身,见响应人不多,又偷偷坐下。
颇有种重回学生时代课堂的紧张感。

对此,导师更是高姿态回应。
面对演员的踟蹰,不留情面反驳。
比如,有演员不确定,友情客串、没有完整看过剧本的,是否算自己的作品。
导师毫不客气地说,「你们的理解能力有点问题。」


问到整容,只有刘梓晨一人起身站到后面。
导师直接指名道姓,质问熊乃槿是真的没有整容吗?


演员金巧巧迟到,刚想解释就被厉声打断。
「我不想听理由,我先想听你说对不起。」


之后的试戏环节,则是在一种极度高压、混乱的环境中。
演员需在20分钟内完成以下任务:
选择表演区域,设计角色,自行化妆和选择服装道具。

构思出完整、合理、有冲突性的表演片段。
因为导师是像逛菜市场一样从头走到尾,每个表演区域仅逗留1至3分钟。
演员还需考虑如何吸引导师。

高压、限时、即兴,超出一般片场的表演难度。
这才让很多本就缺乏经验的演员,贡献了大量滑稽的名场面。
而导师其实是忽视了客观情况,依然以严苛标准要求。
他们毫不掩饰无语、不屑的表情。

直接开麦嘲讽「表演太油」。

后采中无情质问「那叫表演吗?」

而到了正式的面试环节,更有相当激烈的情绪化点评。
学员表演不到位,多解释一嘴就是「狡辩」。
为缓解紧张故作松弛,就是「态度不端」。

最后夸张到导师当场翻脸。
直接将演员轰下台。
让台下还没上场的演员个个紧张得如坐针毡。


鱼叔感到费解。
既然是以挖掘和培养优秀演员为目的。
那理想的表演和学习环境,不是应该是基于平等、尊重和专业交流的吗?
演员和导师之间的关系,理应是相互尊重和启发的伙伴关系。
就像在发布会上,章子怡也表示,是抱着学习态度来交流的。

或许很多人会说,这是恨铁不成钢的严师心态,或者仅仅是性格的耿直所致,本质还是为了年轻演员好。
但问题是,学员与导师之间的差距,过于悬殊。
很多时候,两者之间根本无法就表演的提升,进行有效交流。
学员请的是刘梓晨、杨子这种靠黑红出圈的网红、演员,或者争议性强的塌房艺人。
导师又请了世界瞩目的影后于佩尔。
高射炮打蚊子,意图何在?


另一方面,导师也被赋予了对演员表演的绝对评判权。
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滴水不漏,随便一个表情都极具威慑力。
而学员多为新人或跨界艺人。
面对导师一连串尖锐的提问,更是紧张不安、状况百出。
看不出表演的戏剧性冲突,只看得到师生之间极强的戏剧化张力。

不仅面对镜头的压力,还要面对导师不断传递的压迫感。
很多时候,表演变成了一种求得认同的讨好。

观众来看的自然也不是演技,而是「大型羞辱现场」。
不自觉代入「导师视角」。
将年轻演员的尴尬、不适,当作笑话看。

乐于看导师无语、尴尬、愤怒的表情。

节目正片中,「被骂成筛子」成了标题。
事实也证明,出圈的不是什么高光表演片段,正是这些反差强烈的冲突情节。


当然,不是这一档节目的问题。
这种「羞辱戏码」几乎已成了国内综艺的惯例。
像《无限超越班》等类似演综,让年轻演员重演经典,然后被批得体无完肤。
痛苦导师和扶不起的学员,几乎已成固定搭配的人设。
导师之一的吴镇宇,已经将这一角色「演」得驾轻就熟。
目的真的是为了提携年轻演员吗?
似乎只是为了引起观众围观、热议,用表情包或二创视频等形式二度消费、传播。



当然,鱼叔并不是要替演员洗白。
表演不佳是事实。
问题在于,当观众把所有矛头都对准小演员,所有的情绪被「好导师vs坏演员」的二元认知主导。
看到导师高高在上训斥小演员的戏码,就误以为这些演员失败只是因为自己不争气。
只会忽视行业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
比如,影视行业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当导师问谁拒绝过后来大火的剧本时。
不少演员低声耳语说怎么可能,有什么就演什么。


背后是人尽皆知的现实。
影视行业资源掌控在制片方、资本方和经纪公司手中,普通小演员根本没得选。
好演员没戏演,没演技的星二代出道即主角,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可导师却将矛头对准这些演员,假设他们个个拥有自由选择权,这本身就很荒谬。

还有,市场审美的双标。
导师们义正言辞拒绝「整容脸」。
制片人说自己绝对不会用整容脸。
结果被扒出她的代表作之一,就是某爽整容后尖下巴引发热议的剧。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导师权威,其实不堪一击
年轻演员因为出演过「3分以下作品」,无地自容。

殊不知,这些看似底气十足的导师自己,也有大量低分作品。
惠英红不止一部3分以下作品。

被夸「整顿内娱」的吴镇宇,也早就在烂片中打转多年。
忽视行业环境的限制,将新人演员的低分作品归咎于演员自己,却将导师的经历选择性忽略。
可见这从来都不是公平的游戏。

还有,陈凯歌讽刺年轻演员「对演疯子情有独钟。」
但这难道不是影视市场的偏好叙事?
近年来,国内知名演员、导演,有几个人不是在演「疯子」、拍「疯子」?
而韩国、好莱坞,这些年也都热衷在影视剧中制造「疯批」角色。
诸如此类,无一不显示出行业本身的双标。

导师们貌似单纯地聚焦于演技本身,实则是在回避这些根本问题。
再退一步说,好的表演,是能在高压下被逼出来的吗?
影视圈诸多例子都说明了,真正的好演员是通过长期的打磨和引导成长起来的。
一场表演的好坏,并不能说明演员的好坏。
反过来同样,好的演员,也未必一直能贡献好的表演。
周迅虽是公认的灵气演员,但也会有一场戏就是拍不好的情况。
得益于导演的耐心引导,在片场之外帮忙反复讨论和体悟角色心理变化,才帮助她发挥出最好的演技。


虽然我们常说演技封神,但并不真的意味演员就此进入了万神殿。
章子怡、汤唯都是进入国际视野的顶尖演员。
都曾在知名导演的点拨下,展现出表演的高光时刻。
但后来,也都曾因为在国产剧中表现不佳被嘲。

这其实也都是正常现象,反证了演技无法被「单纯」讨论。
荒唐的是,导师选择与黑历史割席,以一副完美而权威的导师人设出现。
一边塑造受虐者形象,一边制造权力快感叙事。
谁又是真正入席的演员呢?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9508
金币
1332975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70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内娱最烂演员,都来了":演技类综艺背后的深层剖析

  在当前内娱的热闹景象中,一档演技类综艺的横空出世,无疑为观众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节目中的“爹王”杨子、“蛇精脸”刘梓晨等演员的表现,被网友戏称为“辣眼睛”,甚至有人将节目当作喜剧来看。然而,在这看似荒诞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内娱行业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一、演员的多元背景与节目定位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档综艺所吸引的演员群体具有相当的多样性。从网红到跨界艺人,从黑红出圈的网红到争议性强的塌房艺人,他们的加入无疑为节目增添了话题度。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这些演员是否真的适合参加演技类综艺?他们是否具备成为优秀演员的基础和潜力?

  从节目中的表现来看,不少演员显然缺乏基本的表演素养和技巧。他们的表演生硬、夸张,甚至让人感到尴尬。然而,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们个人。毕竟,演技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而这些演员中,许多人并非科班出身,缺乏专业的表演训练。因此,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娱行业对于演员培养和选拔的不足之处。

  二、导师的权威与责任

  在节目中,导师的角色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他们不仅拥有对演员表演的绝对评判权,还通过一系列尖锐、敏感的问题来考验演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然而,这种“上位者的霸凌爽剧”式的互动方式,真的有助于挖掘和培养优秀演员吗?

  导师的权威并非不可挑战,但他们的责任却不容忽视。作为业内顶尖人物,他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年轻演员树立榜样。然而,在节目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些导师过于严苛、甚至带有偏见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可能打击演员的自信心,还可能误导观众对于演技的理解和判断。

  更重要的是,导师们似乎忽视了行业环境的限制和演员个人的差异。他们假设所有演员都拥有自由选择权,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才华选择合适的角色和作品。然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影视行业的资源分配不均、市场审美的双标等问题,都使得演员在选择角色和作品时面临诸多限制和挑战。

  三、行业问题的反思

  这档演技类综艺的火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娱行业存在的问题。首先,行业对于演员的培养和选拔机制亟待完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演员的专业素养和表演技巧的培养,为年轻演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同时,我们也应该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选拔机制,让真正有才华、有潜力的演员能够脱颖而出。

  其次,行业应该正视资源分配不均和市场审美双标等问题。我们应该努力打破资本和流量的束缚,让更多的优秀演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多元化的审美和叙事方式,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内娱最烂演员,都来了”这句标题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也确实反映了当前内娱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相反,我们应该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内娱行业的健康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有深度的作品。

  内娱演技类综艺的喧嚣与反思

  近日,一档演技类国综在内娱引发了广泛关注,多条热搜接连不断,节目中的种种“辣眼睛”表现更是让网友热议不断。从“爹王”杨子变纣王,到“蛇精脸”网红刘梓晨演相柳,这些名场面迅速出圈,让不少网友直呼“这个世界终于癫了”,甚至将节目当作喜剧来看。然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行业问题和思考。

  一、节目的“辣眼睛”表现

  节目才播出一期,就已经贡献了大量出圈的名场面,主要集中在演员的拙劣表演上。杨子演“西门庆”被指像性骚扰,吓得于佩尔理了理衣领;刘梓晨饰演的相柳让吴镇宇原地石化;还有张嘉元一头扎进菜篮子、许佳琪演的情绪充沛的猫等,这些表现都让人不忍直视。

  这些演员不仅演技欠佳,甚至被质疑并非真的想成为演员,而是为了热度、为了圈钱才上节目的。因此,不少人反过来同情导师,戏称这是“导师受难记”。章子怡、陈凯歌、吴镇宇、于佩尔等业内顶尖人物,居然要忍受如此拙劣的表演,看似全程“受虐”,实则也引发了我们对导师角色的深入思考。

  二、导师的“上位者霸凌爽剧”

  然而,导师们真的只是受害者吗?鱼叔对此持不同看法。导师们在节目中似乎也在配合演一出“上位者的霸凌爽剧”。他们初次见面就给演员一个“下马威”,抛出一连串尖锐、敏感的问题,并要求给出肯定答案的演员站到最后面。这种高姿态和严苛标准,无疑给演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试戏环节,导师们更是像逛菜市场一样从头走到尾,每个表演区域仅逗留1至3分钟。演员们需要在极度高压、混乱的环境中完成表演任务,这无疑超出了一般片场的表演难度。而导师们则毫不掩饰自己的无语、不屑表情,直接开麦嘲讽或质疑演员的表演。

  三、行业结构性问题的忽视

  这种“羞辱戏码”几乎已成了国内综艺的惯例。但问题在于,当观众把所有矛头都对准小演员时,很容易忽视行业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比如影视行业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好演员没戏演,没演技的星二代出道即主角;还有市场审美的双标问题,导师们义正言辞拒绝“整容脸”,但自己却有大量低分作品;以及行业本身的偏好叙事问题,如陈凯歌讽刺年轻演员“对演疯子情有独钟”,但这难道不是影视市场的偏好吗?

  四、对演技的片面理解

  导师们貌似单纯地聚焦于演技本身,实则是在回避这些根本问题。好的表演并不是在高压下被逼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打磨和引导成长起来的。一场表演的好坏并不能说明演员的好坏,同样地,好的演员也未必一直能贡献好的表演。演技无法被“单纯”讨论,它需要综合考虑演员的个人天赋、努力程度、行业环境以及导演的指导等多种因素。

  五、结语

  这档演技类国综虽然贡献了大量出圈的名场面和话题度,但也暴露了内娱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去思考和反思这些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演员和导师的表面评价上。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演技和演员的成长过程,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只有这样,内娱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优秀、有实力的演员,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8606
金币
28696
道行
20019
原创
750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16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2-2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小时前
内娱最烂演员,都来了

一、争议表演片段分析
「西门庆」片段引发不适
杨子在即兴表演环节饰演西门庆,头戴簪花礼帽、身着长袍,表演风格夸张且带有性暗示动作(如贴近导师席),导致法国影后于佩尔下意识整理衣领躲避,章子怡也面露尴尬。陈凯歌现场叫停,吴镇宇则评价其表演「在系统规则之外」,缺乏专业度。

《封神》浴池戏被批低俗
在节目初期的城市场景考核中,杨子与搭档重现《封神》浴池戏,肢体动作和台词设计被观众批评为「不堪直视」,甚至被质疑存在性骚扰倾向。

二、导师与节目机制的争议
高压环境与导师严苛态度
节目设置试戏环节时,要求演员在1-3分钟内吸引导师注意,导致表演仓促且混乱。导师(如陈凯歌、吴镇宇)的犀利点评被指「上位者霸凌」,例如直接批评演员「理解能力有问题」或嘲讽「表演太油」。

冲突作为节目卖点
节目正片标题突出「被骂成筛子」,导师的愤怒表情和学员的尴尬反应成为传播焦点。例如,金巧巧因迟到被要求先道歉,刘梓晨因整容问题成唯一站出者,均强化了戏剧冲突。

三、行业结构性问题的折射
资源分配不均
节目中,导师质问「谁拒绝过大火剧本」时,多数演员坦言「有戏就演」,暴露小演员缺乏选择权。现实中,资源多集中在资本方和星二代手中,普通演员难以获得优质角色。

市场审美的矛盾
观众既批评演员演技差,又热衷围观「羞辱现场」。此类综艺通过放大导师与学员的悬殊地位制造话题,却未真正解决演员培养体系的问题。

四、杨子个人回应与争议
杨子认为自己的表演「尽力呈现了角色特质」,并将于佩尔的反应归因于「文化差异」,但评论区与网友互动时仍被质疑缺乏自省。其坚持「接受批评以实现突破」的表态,也被部分观众视为公关话术

节目引发的讨论
近期,一档演技类综艺节目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该节目因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不仅展示了演员们的演技,也暴露了行业内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节目中,一些演员的表现被形容为“辣眼睛”,例如杨子在饰演“西门庆”时的不当表现,以及张嘉元在表演中的尴尬场面。这些表演不仅未能得到导师的认可,反而引发了观众的同情,认为导师们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演出了“上位者的霸凌爽剧”。

节目形式和内容
该节目通过高压、限时的即兴表演环节,考验演员们的应变能力和表演技巧。然而,这种极端的环境设置,反而让一些缺乏经验的演员显得手足无措,贡献了大量滑稽的名场面。导师们在节目中扮演的角色,虽然旨在挖掘和培养优秀演员,但过于严苛的标准和尖锐的提问方式,使得整个节目更像是一场“大型羞辱现场”,而非基于平等、尊重和专业交流的学习环境。

演员表现和导师反应
在节目中,演员们的表现参差不齐,有的演员在面对导师的尖锐提问时显得紧张不安,甚至出现了情绪化的反应。而导师们虽然表面上是对演员进行指导,但很多时候却显得高高在上,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理解。这种师生之间的戏剧化张力,使得整个节目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行业内的争议人物
除了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内娱行业中还有一些演员因为各种原因而备受争议。例如,郑合惠子在某部剧中的“换脸”表演引发了观众的不满,认为未能很好地承接前角色的表演细节,导致角色前后不一。此外,还有一些演员因为个人行为或言论而受到公众的质疑,这些争议人物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内娱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郑合惠子的“换脸”表演
在《与凤行》这部剧中,郑合惠子客串饰演的角色与鞠婧祎饰演的恶毒女二进行了“换脸”,但由于表演上的不足,导致观众对鞠婧祎版的角色产生了强烈的出戏感。这种表演上的失败,不仅影响了剧集的整体观感,也暴露了演员在角色转换和表演细节处理上的不足。

其他争议人物
除了郑合惠子,内娱行业中还有许多其他备受争议的演员。例如,李沁作为90后女星影响力前十名之一,却因为某些行为或言论而受到公众的质疑。这些争议人物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职业生涯,也对整个行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结
总的来说,内娱行业虽然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但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无论是综艺节目中的演员表现,还是行业内的争议人物,都反映了当前内娱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和演员出现,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启发。


[ 此帖被姜谷粉丝在2025-02-24 11:09重新编辑 ]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