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1阅读
  • 2回复

[猎奇]明成祖花费50吨铜打造的武当山“金殿”,为何能600年不倒不锈[6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0684
金币
22508
道行
37009
原创
2123
奖券
4349
斑龄
130
道券
849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8438(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4-01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5-04-01) —



说起中国宫殿,不管是是北京的故宫还是南京的故宫,都给人一副金碧辉煌的做派。尤其是北京故宫,在中国尚未衰落的时候,许多外国人都以能进故宫为荣。

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明清时代的许多宫殿里面看似是黄金的建筑部件,其实并非是真正的黄金,而是由铜打造出来的。

而类似的宫殿,故宫之外还有许多,比如明朝朱棣在武当山建造的金殿,就是典型的全金属铜制宫殿。



明清统治者为何尤爱铜制宫殿

金殿被称为真武殿,虽然在武当山的占地面积不大,但一横一竖都是用铜打造而成,整个明清时代的统治者和官绅人士,都对铜建筑和铜器尤为喜爱,从建筑、雕像,再到日常使用的炭炉,大多由铜打造而成。

明朝喜欢用铜器,除了当时铜的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以外,重要一点是铜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上能给予较好的安全性。

首先是抗震和防火,铜作为金属,防火能力本身就比木更为优秀,它的熔点在10000度以上,在防火体系甚为落后的明朝,铜制建筑能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真武殿能存续至今,与它用铜打造而成有莫大关系。

另外铜还有极佳的抗震功能,不同于大部分的木制建筑部件是需要拼接,铜在融化重铸之后,可以直接与墙体或地面焊接在一起,加上铜本身的抗打击能力很强,用它打造的建筑主体部分柱和梁,能起到很好的抗震效果。

除了安全性,铜的色彩也是统治者们喜欢用铜的原因,铜的外观色彩与黄金相似,而古代黄金又是极为昂贵的货币工具,不可能大规模用于建筑打造,所以铜就成为了最好的代替物,另外铜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种蟹青色的光彩,看上去更有美感,配上它独有的杀菌效果,成为建筑打造最佳的材料。



中国最大的全金属建筑之一,真武殿是如何打造的

吴三桂会选择在真武殿的天花板上加一条盘龙,而不是选择在其他宫殿,是因为真武殿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他的殿顶是典型的重檐庑,这可不是什么普通殿顶,而是只有皇帝专用的宫殿才能拥有这样的设计,真武殿采用这样的殿顶,可见明朝统治者对武当和道教有多重视,当然也可能是单纯崇拜张三丰本人而已。



金殿被誉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迹之一,不仅是它外观上的辉煌程度,还有在打造上的严谨性,金殿拥有12根立柱,金殿高度是5.54米,宽度是4.4米,无论梁柱还是墙体,都是工匠一次性打造出来的作品,没有一个部件要经过二次打造,并且部件间的搭配十分完美,几乎没有任何的偏差,就算是现代的建筑技术,想要做到这种地步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金殿内一共拥有3000个以上建筑部件,根据史籍记载,这些部件并非在湖北当地打造,而是由朱棣亲自监督,在北京由工匠完工后,再有朱棣派人送往武当山进行搭建,为了打造这个真武殿,朱棣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精铜,还有数百公斤的黄金,在经过第一次完工后,大部分的部件都无需修缮,就这样保持到了现在,一共度过600多年的历史。

三、朱棣在武当山建金殿,真的只是好大喜功吗?

朱棣打造这么一个真武殿,必然要耗费很多的钱财,别的不说,从北京运物料到湖北就需要搭上不少的人手,那么朱棣要在武当山建造这么雄伟的宫殿,真的源于明朝统治者对道教的崇拜吗?还是说另有别的深意。

历史上为道教建宫殿的皇帝不在少数,明朝除了朱棣,后面的嘉靖也很喜欢玩这一套,武当山除了是道教发源地之一,所处的自然环境潮湿多雨,让木料和铁料建筑容易潮湿腐坏,而铜器则没有这个顾虑,对潮湿气候有极大的抗腐效果。



不过铜器在铸造完成后,时间一长也会出现一些被称为沙眼的小孔,这些小孔虽然不大,但由于是凹面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容易积累灰尘和脏物,等到这些灰尘达到一定体量时,铜器一样会出现被腐蚀的情况。

因此朱棣提前准备的数百斤黄金,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只要在这些已经浇铸好的铜器上刷上一层用黄金和水银混合而成的金漆,就是为了堵住沙眼,让铜器看上去更为华丽的同时,也能增加铜器的抗腐蚀的效果。

金殿部件间的连接缝隙,也是抗腐蚀的关键

即便是现代的混凝土建筑,都未必能保证数百年不用翻新和重造,别说中国,就连曾经美国也未必能做得到,而金殿能经历数百年仍能保持如新,除了金漆的维护,还有建造上的一些小技巧。



根据一些研究者发现,金殿内的一些部件衔接口,并不是完美的百分百切合,有些接口是存在缝隙的,这些缝隙并非工匠技术不精,而是故意为之,这些缝隙是为了给建筑内部进行通风,防止灰尘和水汽在屋内长时间存续,能及时被排出,这也是后来海马吐雾的缘由。

金殿的海马吐雾原理

所谓的海马吐雾,是指金殿屋顶上的四只铜马,经常会有雾气吐出,古代许多人以为是金殿有神灵庇护,实际上这一切都有严密的科学依据。

一般来说,一间卧室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室内外的温度是有差别的,不同区域,这种差别各不一样,当屋外的气温高于屋内气温时,屋内的水就会加热成气,也就是所谓的水汽。



海马吐雾就是金殿排出殿内水汽的关键,当屋外的雨水落入殿内后,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这些水会分解为水汽,水汽会通过殿内留下的各种缝隙源源不断被排出,最终从海马的小孔排到殿外,以保证金殿的干燥。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工匠果然非同凡响,小小的技巧就能解决一个大麻烦,而这些原理直到现在仍被社会各个建筑领域广泛运用。
1条评分金币+12
huozm32831 金币 +12 - 03-3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25357
金币
92388
道行
20019
原创
753
奖券
4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324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3-30
明成祖花费50吨铜打造的武当山“金殿”,为何能600年不倒不锈
明成祖朱棣在永乐14年(1416年)下令建造的武当山金殿,以其卓越的耐久性和防腐蚀能力,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这座金殿由50吨铜打造,并且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和翻新,却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材料、工艺以及工匠们采取的防腐措施等多个方面来解释。

材料与工艺的精湛
金殿的制作过程涉及多个复杂的环节,包括木构架、铜板制作、铜像铸造、雕刻和烧焊等。其中,铜像铸造采用了“失蜡法”,即先用蜡制作出铜像的雏形,然后在蜡上涂上泥浆,烘干后烧成陶模,再用铜液铸造。这种方法能够保证铜像的细节和精度。此外,金殿的铜板通过烧焊工艺焊接在一起,形成了坚固的壁面。

防腐措施
表面镀金
金殿的屋脊和屋檐等部位覆盖了一层由黄金和水银组成的材料,随着水银的挥发,黄金牢固地依附在铜器表面。由于黄金不易氧化腐蚀,这层镀金起到了保护膜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铜器的锈蚀。

铜膏涂层
在铜像制作过程中,工匠们会在铜像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铜膏”,这是一种由铜绿和其他物质混合制成的防锈涂料。这种涂层能够有效延缓铜器的氧化过程。

结构设计
金殿的铜构件之间的衔接并非严丝合缝,而是留有一定的缝隙。这些缝隙成为了水汽移动的通道,最终通过殿脊的四只海马兽的特殊“端口”排出,减少了水汽停留所造成的侵蚀。

定期保养与维护
除了上述的防腐措施,金殿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了定期的保养和清洁。工作人员会确保金殿表面的防腐层得以维持,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结论
综上所述,武当山金殿之所以能够在60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完好无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得益于高质量的铜材和精湛的工艺,还得益于工匠们在建造过程中采取的多种防腐措施,以及后续的定期保养和维护。这些因素共同确保了金殿的耐久性和保存状态,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1条评分金币+6
huozm32831 金币 +6 - 03-3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39807
金币
52547
道行
1975
原创
2362
奖券
2515
斑龄
32
道券
90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28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4-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3-30
  明清统治者对铜制宫殿的喜爱原因

  明清时代的统治者和官绅人士对铜建筑和铜器有着特别的偏爱,这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更在于铜材本身具有的多种优点。首先,铜具有出色的抗震和防火性能,其熔点高达10000度以上,远超木材,因此铜制建筑在当时的防火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铜的抗震功能也非常显著,能够直接与墙体或地面焊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其次,铜的外观色彩与黄金相似,但在古代,黄金作为昂贵的货币工具,不适合大规模用于建筑,因此铜成为了理想的替代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铜表面会形成一种蟹青色的光彩,更加增添了建筑的美观度和独特的杀菌效果,使其成为建筑打造的最佳材料之一。

  武当山金殿的建造特点

  武当山的金殿,又称真武殿,是明朝朱棣时期建造的一座全金属铜制宫殿,被誉为中国的古建筑奇迹之一。金殿的设计和建造展现了明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细节的关注。例如,金殿的殿顶采用了典型的重檐庑殿式设计,这种设计通常只有皇帝专用的宫殿才会拥有,显示出明朝统治者对武当山和道教的高度重视。金殿的建造注重严谨性,所有的建筑部件都是工匠一次性打造完成的,没有二次加工的痕迹,部件之间的配合几乎完美无缺,即使在现代建筑技术中,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朱棣建造金殿的背后意义

  关于朱棣在武当山建造金殿的目的,历史上有不同的解读。一方面,确实有记录显示明朝多位皇帝都有推崇道教的行为,武当山作为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自然环境适宜铜材而非木材或铁材建筑,因为后者易受潮湿影响而腐烂。另一方面,朱棣建造金殿的过程中,特意准备了大量黄金用于涂抹铜器表面,以防止铜器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而产生的沙眼现象导致腐蚀。这一做法不仅增加了铜器的防腐蚀能力,还使其外观更加华丽。金殿内部的特殊设计,如海马吐雾的构造,更是体现了古人对于建筑科学性的深刻理解和巧妙应用。

  综上所述,明清统治者对铜制宫殿的偏好以及武当山金殿的建造,不仅仅是出于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科技水平。这些古老的建筑至今仍然屹立不倒,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