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转型,确实能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算力支持。智算中心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新形态,是人工智能技术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不仅提供高性能的计算能力,还包括数据服务、算法服务以及灵活的资源调度和配置能力。中央企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加大算力资源的投入,形成了满足不同需求的智算布局,如中国电信的“2+3+7+X”智算布局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数据中心升级。
智算中心的发展也涉及到技术创新和算力调度。例如,中国电信临港智算中心采用的“魔方”型布局,实现了万卡高速互联,突破了传统网络传输的限制。同时,中国移动通过400G全光骨干网构建了算力“运输系统”,大幅提升了传输带宽和降低了时延。中国电信自研的“息壤”平台和中国移动的“算网大脑”则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算力统筹调度。
中央企业还在通用大模型领域取得了进展,如中国移动推出的九天深度思考大模型,中国电信的星辰大模型在视频生成领域的突破,以及中国联通的元景大模型在全模态覆盖上的应用。这些大模型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模型的能力,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加智能的服务。
综上所述,智算中心的转型对于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还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算力调度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更多场景下的应用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