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3阅读
  • 3回复

[健康饮食]“升糖大户”被揪出,提醒:想要血糖正常,尽量少吃这4种食物[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1750
金币
480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8
奖券
17898
斑龄
198
道券
1055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246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7-18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5-05-23) —

我们离糖尿病有多远?
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79岁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达到了5.89亿。
其中我国患者总数为1.48亿,还有2.7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大量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让人震惊的是,我国近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处于未确诊的状态下,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一、第一口吃什么,差别居然这么大!
在大众认知中,糖尿病的高发和“吃”字离不开关系。然而,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失控的罪魁祸首,竟藏在每餐第一口吃的食物里。
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在《临床营养学》上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第一口吃哪种食物或是混着吃,对体内血糖、胰岛素、饱腹感等的影响。
随后随机让受试者用5种方式进餐,所摄入饭菜的热量完全一样:
① 先吃菜、10分钟后吃肉和饭;② 先吃肉,10分钟后吃菜和饭;③ 按菜、肉、饭的顺序进餐,中间间隔10分钟;④ 混合在一起吃;⑤ 先吃饭,10分钟后吃菜和肉。

结果发现,前三种进食方式都可以显著降低餐后最高值,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第四、五种进餐方式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在胰岛素变化上,第三种进食方式带来的峰值最低、波动最小。
同样的,第四五组带来的峰值都比较高;在血糖稳定上,先吃蔬菜的两种方式较其他的进食方式结果会更优秀一些。
总得来说,吃饭顺序应该是以蔬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方式来,这样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最好。如果无法习惯的话,可以先吃菜,之后再一口饭一口肉来进食。

我国《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也提到,糖尿病患者需要调整自己的进餐顺序,最好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这样对长期控制血糖很重要。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强调道,糖尿病患者第一口吃什么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大。通过合理的进食方法和顺序,可以显著降低餐后血糖,且对血脂、血压、体重都有好处。
所以,为了血糖的健康,建议最好按照“先菜-再肉-后主食”这个顺序。

二、常吃这4种食物的人,糖尿病风险增加
除了要调整进食的顺序外,食物的选择也很重要,这几种食物容易导致血糖上升,日常要注意少吃。
1、肉干
肉干乍一看跟糖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其在制作过程中为了改善口感,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白砂糖、麦芽糖等,查看配料表就会发现这些调味品的排名非常靠前。
2、鲜豌豆
豌豆的淀粉含量很高,达到了每百克21.2g的量,吃一碗豌豆的热量和一碗米饭差不多,在吃豌豆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量。

3、加工食品
如罐头、速冻食品等,内里往往有很多的添加剂、防腐剂,这些成分容易导致血糖波动,对健康也容易造成潜在的威胁。
4、速食燕麦片
燕麦是个健康的食物,但不代表素食燕麦片也健康。这种燕麦片都是经过深加工的,内里的膳食纤维会被大量破坏,且为了让口感变好会加入大量的糖、香精、果干等,食用后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三、糖尿病患者还能吃水果吗?
很多人认为确诊糖尿病后就与水果无缘了,吃水果会导致血糖上升。实际上,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只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可以适量吃水果的。
那糖尿病患者适合吃什么水果呢?国家卫健委手把手教糖尿病患者吃水果。
1、葡萄
葡萄的含糖量不低,在12~19%之间,但它属于低GI、低GL的水果。糖尿病患者日常可以适量吃葡萄,控制在每次15粒以内为宜。
2、苹果
苹果是个对糖尿病患者很友好的水果,每日控制摄入1个拳头左右的量即可,建议选择在正餐前的40分钟左右或两餐之间的加餐食用。

3、梨
梨也是低GI、低GL水果,糖尿病患者每日食用100~200g不会给血糖造成较大的波动。且梨内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4、柚子
柚子的GI值为25、GL值为2.3,且维生素C含量很高,摄入200g即可满足成年人每日所需维生素C的46%左右。但在吃药的时候,要避免同时吃柚子,以免影响药物的正常作用。
5、李子
李子也是个对血糖较为友好的食物,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350g即可。

糖尿病是现在非常常见的病症,给国人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对此一定要引起重视,从改变生活中的细节先做起。
1条评分金币+23
妞妞乐乐 金币 +23 - 05-23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poli923

UID: 1382715

发帖
1597
金币
61
道行
331
原创
30
奖券
70
斑龄
0
道券
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9-14
最后登录: 2025-0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1
先吃肉这个还是少听到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69689
金币
288638
道行
2004
原创
2405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54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21
根据上文提供的内容,关于糖尿病的话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答,以保持话题的连贯性和深入性:

一、糖尿病的现状与危害

现状:
- 2024年全球20~79岁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89亿,其中我国患者总数为1.48亿,占据全球很大比例。
-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还有2.7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且近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并未确诊,处于不知情的状态。

危害:
- 糖尿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病,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等。
- 未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速病情恶化,增加健康风险。

二、饮食调整对糖尿病的重要性

进食顺序:
-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失控与每餐第一口吃的食物密切相关。
- 合理的进食顺序应为: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如肉)、最后吃碳水化合物(如饭),这样可以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

食物选择:
- 某些食物如肉干、鲜豌豆、加工食品和速食燕麦片等,由于含有较高的糖分或淀粉,或添加了大量调味品,容易导致血糖上升,应尽量避免或少吃。

三、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吃水果

误区:
-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确诊后就不能吃水果,这是一个误区。
- 只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水果的。

推荐水果:
- 葡萄、苹果、梨、柚子和李子等水果属于低GI、低GL水果,适量食用不会对血糖造成较大波动。
- 但需要注意的是,吃水果的时间和量也要控制,建议在正餐前的40分钟左右或两餐之间的加餐食用,并控制每次的摄入量。

四、综合建议与总结

建议:
- 对于糖尿病患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来说,调整饮食习惯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 除了注意进食顺序和食物选择外,还应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 同时加强运动锻炼,提高身体代谢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总结: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 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加强运动锻炼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因此,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5-2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5476
金币
275936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95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1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5-21
以下是想要血糖正常,尽量少吃这4种食物的相关信息:

白米饭:白米饭经过精细加工,去除了大部分纤维和营养物质,剩下的主要是淀粉。这些淀粉在我们体内迅速分解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快速上升。一项研究显示,食用100克白米饭可使血糖上升约40mg/dL。

甜饮料:这些看似清凉解渴的饮品,实际上是糖分的集中营。一罐330毫升的碳酸饮料中可能含有相当于8-10块方糖的糖分。这无异于在我们的血管中制造一场糖分风暴。

精制面食:如白面包、蛋糕等。这些食物不仅含有大量的淀粉,还往往添加了额外的糖分。它们在我们体内的消化速度非常快,会导致血糖迅速上升。一片白面包可能会使血糖上升20-30mg/dL,而这仅仅是我们一顿早餐的一小部分。

水果干:很多人认为水果干是健康的零食选择,却忽视了它们的高糖特性。在脱水过程中,水果中的糖分被浓缩,导致同等重量的水果干比新鲜水果含有更多的糖分。例如,100克葡萄干中的糖分相当于约450克新鲜葡萄的含糖量。

血糖控制的生活方式
血糖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血糖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基于最新的研究和指南,关于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有效控制血糖的详细信息。

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是血糖控制的基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医学营养治疗: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接受医学营养治疗,以促进和支持健康饮食模式,满足人体营养需求,保持进食乐趣,并为患者提供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工具。
控制食物摄入量: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需要注意食物的种类和份量,及时提供有关食物与血糖的数据,可以帮助更好地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并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增加蔬果摄入:蔬果富含纤维和抗氧化剂,对糖尿病患者非常有益。它们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并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摄入适量的蔬果,可以增加饱腹感,并有助于控制体重。
选择低GI食物:低GI(血糖指数)食物对于控制血糖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食物会较慢地释放糖分到血液中,帮助维持血糖的稳定。例如燕麦、全麦食品、蔬菜等都是低GI食物的良好选择。

运动管理
适度的身体活动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锻炼可以帮助增强身体代谢能力,并提高体力。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步行、瑜伽、游泳等。每天坚持5到30分钟的锻炼,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和体重

生活习惯
除了饮食和运动,还有一些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控制血糖:

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尽量每天固定三餐,并避免暴饮暴食。合理的饮食计划可以帮助稳定血糖,并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与代谢平衡。缺乏睡眠会影响激素分泌和血糖调控机制。尽量保持每晚7-9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压力管理:压力对于血糖控制具有直接影响。长期的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紊乱,提高血糖水平。因此,学会管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血糖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
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建议:

行为改变策略:应运用行为改变策略支持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和实施健康行为,包括正确服药、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等,以促进糖尿病治疗取得最佳效果。
DSMES(糖尿病教育管理与支持):DSMES是一项关键的干预措施,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由训练有素的糖尿病护理和教育专家提供的DSMES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知识、血糖水平、临床和心理结局,减少住院和全因死亡,而且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重要的是要记住,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做出任何生活方式的改变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盐的摄入等。以下是整理的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的详细建议:

总体饮食原则:

控制总热量: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每餐的热量摄入,以维持健康的体重。
均衡营养:选择多种食物,包括谷类、蔬菜、水果、奶类、豆类、肉类、鱼类等,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控制碳水化合物: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豆类等,避免过多摄入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果、甜点等。

适量蛋白质: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的肉类。
控制盐的摄入:尽量减少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促进代谢。
早餐:

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蔬菜煎蛋等,避免选择白面包、油条等高血糖指数的食物。
搭配优质蛋白质:可以选择牛奶、酸奶、豆类等,有助于维持饱腹感。
午餐和晚餐:

主食搭配:选择适量的谷类食物,如米饭、面条、玉米等,搭配蔬菜、豆类、肉类等,保证营养均衡。
控制肉类摄入量:选择瘦肉、鱼类、禽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的肉类。

多吃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建议每餐摄入足够的蔬菜。
控制油脂摄入:选择健康的油脂,如橄榄油、鱼油等,避免使用动物油和油炸食品。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尽量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
零食:

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的零食:如水果、无糖酸奶、坚果等,避免选择高糖、高脂肪的零食,如糖果、巧克力等。

控制零食摄入量:零食的热量也应计入总热量摄入中,避免过度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在两餐之间食用:选择在两餐之间食用零食,避免影响正餐的食欲。
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饮酒:饮酒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蒸、水煮、凉拌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过度加工和油炸。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结合适量的运动和药物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如何科学监测血糖水平
科学监测血糖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详细介绍:

明确监测意义和人群
规范的血糖监测不仅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对于有糖尿病风险的人群以及健康人群的预防也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作为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可了解病情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能预防低血糖和高血糖,及时识别早期症状并采取措施;还能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选择监测方式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包含自我血糖监测和在医疗机构内进行的即时监测两种,能反映被检测者的实时血糖水平。《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治疗需求制订个体化的监测方案。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作出相应调整;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每周监测2 - 4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需积极监测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注射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更关注空腹血糖,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患者应更关注空腹和晚餐前血糖。当怀疑有低血糖时,患者应随时加测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
可以反映过去2 - 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公认标准,也是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在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且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疗机构,可以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在HbA1c未达标前应每3个月检测1次,达标后可以每6个月检测1次。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
用葡萄糖感应器连续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可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趋势和特点。它可以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探测到的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具有便捷、舒适、相对无创等优势。缺点是检查费用高昂,且需要血糖仪进行校正。

非侵入性血糖监测
目前处于研究中的一些新技术,如通过光学、声学等方法检测血糖水平,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把握最佳监测时间
空腹血糖
早晨起床后未进食前测量,有助于了解基础血糖水平。正常空腹血糖应为70 - 99mg/dL(3.9 - 5.5mmol/L)。

餐前血糖
每餐前测量,可以反映胰岛素分泌和药物疗效。餐前血糖应控制在80 - 130mg/dL(4.4 - 7.2mmol/L)之间。

餐后血糖
餐后2小时测量,反映餐后血糖波动情况。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180mg/dL(10.0mmol/L)。

睡前血糖
睡前测量可以帮助预防夜间低血糖。睡前血糖应在100 - 140mg/dL(5.6 - 7.8mmol/L)之间。

随机血糖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面色苍白、饥饿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慌、出汗、昏迷等症状时,要立刻检测血糖水平,主要是观察患者当时的血糖水平是否过高或者过低,小心是低血糖发作或者高血糖高渗状态。

规范操作流程
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市场上有多种血糖仪,选择时应考虑准确性、易用性和价格等因素。新买的血糖仪,启用新的试纸条及血糖仪更换电池后,需要用随血糖仪带的模拟液或质控液进行仪器检测,确定仪器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当血糖仪监测结果与临床情况或糖化血红蛋白不符时,或怀疑血糖仪不准时,应及时联系制造商进行校准检测。

指尖采血注意事项
在进行指尖采血时,首先用温水和肥皂洗手,确保手部清洁。采血针应选择细针,以减少疼痛。采集血液时,避免挤压手指,以免影响血糖测量结果。从冰箱取出的试纸不要立即使用,要等一下再用更准确。

记录血糖数据
建立血糖监测记录本,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数值以及相关的饮食、运动和药物使用情况,以便分析血糖波动的原因。

其他注意要点
保持清洁
血糖仪和测试条应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同时要保持血糖仪电池工作状态正常,避开强磁场环境。

关注波动
除了单次测量结果,关注血糖波动情况更为重要。引起血糖波动的原因有很多,如饮食、运动、药物等。患者应记录血糖监测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导致波动的原因,通过规律饮食、运动和正确使用药物来避免血糖波动。此外,一些疾病或特殊情况也可能导致血糖值偏高或偏低。

综合管理
血糖监测虽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其他健康指标,如血压、血脂、体重等。这些指标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综合管理能够更好地预防并发症
1条评分金币+8
妞妞乐乐 金币 +8 - 05-23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