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机器人陪您过端午,传统与科技碰撞别样火花
科技元素融入端午活动
机器人Galbot的精彩表现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的端午特别直播《家国端午 奋楫笃行》中,来自海淀的银河通用首代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作为首位机器人嘉宾亮相并引发关注。当被主持人问及是否喜欢过端午时,它幽默表示喜欢端午,原因是检测到人类“明明怕烫却急着剥粽子”“声称减肥却连吃三个”等逻辑矛盾,极大丰富了矛盾行为建模样本库。此外,当主持人提到爬香山时,它调侃说“我的好朋友去爬香山了”,原来宇树科技北京子公司的G1机器人正作为登山搭子,与游客一同打卡香山5G智慧步道,记录运动数据。
智能救援艇护航龙舟赛
在海淀稻香湖景区举行的大学生龙舟赛中,一款智能双面无人救援艇成为黑科技担当,它既能保障比赛安全,又能与龙舟同场竞技,为传统的龙舟赛事增添了科技色彩。
三山五园里的端午传统活动
圆明园的花神巡游与艾草祈福
海淀区的三山五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核心区域,也是端午文化的重要载体。圆明园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邱文忠介绍,清代皇帝常在端午日举办九龙竞渡,如今的圆明园复刻了花神巡游、艾草祈福等传统活动。12位身着汉服的花神形象源自《胤禛美人图》,其中五月石榴花神寓意多子多福,成为直播中的亮点。
香山公园的健康理念融合
在香山公园,端午习俗与健康理念紧密结合。游客不仅能体验挂艾草、制作艾草花束,还能在智慧步道上通过打卡机记录运动数据。古人认为端午是“毒月恶日”,插艾草、佩香囊都是为了驱邪避疫,如今更强调运动养生,如八段锦、登山等。
端午传统习俗的延续
赛龙舟的历史传承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头戏。直播中,一幅《雍正十二月令圆明园行乐图 - 五月竞舟》展现了清代皇家龙舟赛的盛况,而如今海淀的大学生龙舟赛既延续了皇家园林的仪式感,又融入了现代青年的竞技精神。
食粽文化溯源
端午食粽,自古有之。直播中提到江西德安县博物馆收藏的700多年前南宋古粽,其外形与今日粽子相似,但馅料可能更简单,体现了食粽这一习俗的历史传承。
海淀区的端午活动从射柳、佩五毒等古老习俗,到如今的智慧步道、机器人互动,既传承了文化根脉,又注入了创新活力,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