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阅读
  • 2回复

[讨论]足协改变国字号选帅程序 国足选帅展开前先定技术总监 [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6758
金币
28803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12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3
从中国足协宣布与伊万科维奇结束合作的那一刻开始,围绕着中国男足国家队新任主教练的各种传言就未曾断过。不过,截至上周工作日(7月18日)结束,有关男足国家队选帅事宜尚未正式展开。而外界不曾知晓的是,此番中国足协的选帅,首先在程序方面将发生不小的变化。在展开选帅之前,中国足协将敲定新的技术总监,然后由技术总监来牵头负责,一改过去由部门负责的做法。
  ①足协选帅全面失败
  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是:近些年来,中国足协不管是男足国家队或往下的国奥队、国青队以及国少队,抑或是女足国字号队伍的选帅工作,基本都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失败。因为除了女足国家队曾在2022年印度女足亚洲杯上灵光乍现、拿到过一次冠军之外,其他各级国字号队伍征战洲际大赛,几乎都是不出线,从男足亚洲杯到世预赛,到U23亚洲杯、U17亚洲杯,再到女足U20亚洲杯、U17亚洲杯。尽管各级国字号队伍不出线的原因各不相同,诸如分组不利、实战中裁判的不公平判罚等等。但在现行的KPI考核机制下,不出线就是不合格、就是失败,哪怕日常工作做得再好,拿不出成绩,就等于零。
  当然,像西班牙人安东尼奥因为率2003年龄段U20国青队在乌兹别克斯坦U20亚洲杯上杀入八强,这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所以安东尼奥重新回归,执掌如今的2003年龄段U22国足、率队准备9月的第七届U23亚洲杯,也算是对其工作的一个肯定。至于像久尔杰维奇在连续率1999年龄段亚运队、2005年龄段U20国青队均未能进入杭州亚运会四强以及深圳U20亚洲杯四强之后能够继续得以留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队伍失利后未能引发更多的舆情,更多的还是对其指挥队伍在大赛中所展现出来的东西予以了认可。所以,本着用熟不用生的原则,让久尔杰维奇继续留任,转而将出任2007年龄段新一届国青队主教练,率队准备2027年的第43届U20亚洲杯。
  所以,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在这次中国足协展开全新周期、聘请新的主教练展开工作之前,中国足球需要有全局高度,首先自我解剖近年来国字号队伍的整体失败,而不是拘泥于某一支队伍的失利、某一支队伍的主教练。导致这种情况下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恐怕首先在于中国足协作为中国足球的最高管理部门,对于自身的定位与认知出现了严重偏差。而且,作为一个最高管理部门与机构,其下属的各个部门之间,其实也是割裂的,而不是站在统一的高度、以统一的思想来展开工作,这也就导致中国男女各级国字号队伍的选帅工作是失败的。
  ②七年前遭批的发言
  2018年7月31日,潍坊杯国际青少年赛期间,组委会主办了一次名为《2018“鲁能·潍坊杯”青少年足球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探讨未来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术的发展方向》的活动。作为发言者,记者在论坛上针对中国足球现状明确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国足球各级国字号队伍的主教练战术理念与指导思想不一致,没有自己的风格。中国足协麾下的11支国字号队伍,由10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帅担任,中国足球水平不高,但中国足球创下了一个世界之最!同时,记者还指出了这种现象所反映出的核心问题和本质问题就是:中国足球一直是由非专业人士在主导。
  (在2018潍坊鲁能足校论坛上发言。)
  因为那次论坛有现场直播,因此这个讲话在当时引发了共鸣,并随后有过激烈的热议。当然,更不为人所知的是,那次发言引起了领导的不满,负责组织这次活动的山东潍坊足校领导便接到了足协领导的电话……[都懂得,那意味着什么!]但时隔七年,看看现在的中国各级国字号队伍的教练员组成,不还是和七年前一样吗?
  看上去,中国男女足各级国字号队伍的架构建设很完美,而且也都是实施一体化的管理,就是男足“大国家队”、女足“大国家队”,都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但是,这仅仅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伊万在中国男足国家队采用442、中场菱形站位时,安东尼奥在2003年龄段U23国足采用的是4231、立足防守、放弃控球的战术,更多地强调转换的速度、强调身体与对抗。那么,2003年龄段U23国足球员如何到国家队就能够做到“即插即用”?
  到久尔杰维奇所执教的原2005年龄段U20国青队,虽然同样更多是4231阵型,但更强调控球、强调进攻,而且2005年龄段的球员更喜欢久帅的这种踢法。
  再到如今浮嶋敏所率的2009年龄段U16国少队。尽管外界想当然认为日本教练强调传控,但浮嶋敏实质是放弃主动控球,而是更强调转换、快速,实战中更多采用长传踢法。
  表面上看起来,这几年中国青少年球员的质量和情况较之以往好了很多,但实际上呢?进入到不同的国字号队伍中,同一名球员都需要去适应不同教练的不同技战术要求和打法。当外界因为一名球员的表现不好而大骂球员时,似乎没有人在意球员本身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适应过程。
  足球的核心是什么?技战术才是最根本的。作为一国的各级国字号,要求千差万别,难道作为最高管理部门的中国足协,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吗?
  (在鲁能足校的发言)
  ③各自为战结恶果
  中国足协的各级国字号队伍之所以出现如何之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足协本身缺少一个明确的统一指导思想,尤其是技战术指导思想。当我们都在羡慕日本足球时,他们最大的特征恰恰就是有明确和统一的技战术指导思想。当然,针对具体某个场次的比赛,可能教练员的要求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对手会有不同变化,但其核心理念不会变。可如今的中国足球,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没有自己明确的、专业的技战术指导思想,因为如今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基本都是搞行政出身而非足球专业出身。
  更甚者,自从比利时人克里斯合同到期离开之后,中国足协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自己的技术总监了。而足协内部的下属各个具体工作部门都有自己的KPI,尽管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技术总监,会给出一定的专业意见,但因为这些部门的技术总监相互间也没有一致的理念,对足球的理解也完全不同,所以各个部门也就形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譬如,国家队管理部有自己的技术总监,是原国奥队主教练、代理担任过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的傅博。而女子部的技术总监、德国人穆勒在从韩国足协下课后来道中国。而青少部则由荷兰人担任技术总监。
  更进一步,过去几年来,中国男、女足各级国字号队伍选帅时,都是由部门牵头。譬如,国家队这几年的换帅工作都由国管部在牵头,青少年国字号队伍的选帅则是由青少部牵头(注:这是在今年4月底各级国少队重新划归国管部之前,如今2010年龄段与2011年龄段国少队的选帅则是由国管部牵头),女足国字号队伍的选帅则是由女子部牵头。各个部门再联系技术部,去找教练员委员会的相关教练担任选帅小组专家成员。所以,每一次,选帅小组的成员都不一致,意见当然也不可能一致。
  那么,最终如何做到意见一致?当然就是听领导的!
  ④改变从技术总监开始
  这一次,中国足协在展开选帅的问题上提出首先应该尽快确定新的技术总监,让技术总监来牵头负责国家队选帅工作。这显然是一大进步。换言之,各个具体的部门不再牵头负责国字号队伍的选帅,这样的变化对中国足球整体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首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将出任技术总监的这位人士大概率还是一名外国人。外教的视野、对亚洲足球、对世界足球的了解程度恐怕要比现在的本土教练好不少。对于目前中国足球真正缺什么、需要什么大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外籍技术总监至少有其自身的国际人脉和资源,可以更清楚目前教练(不论外籍还是中国本土教练)的基本情况。这比过去中国足协的选帅因为没有自身的国际人脉、单单通过经纪人这一条线要好不少。

  第三,尽管外籍教练也需要适应中国的人情世故,但至少会更偏重于业务、偏重于技战术等足球核心问题,而不会像过去那样更注重所谓的关系。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确保这次选帅的最初目标,或者是不会偏离太远。
  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按照足协的设想,这位新的技术总监至少需要熟悉和了解中国足球,或者已经在中国足坛工作过一段时间,才能对中国足球、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等有基本了解,也就是所谓的“接地气”。而这样的人选,其实也就那么几位。毕竟大老远从中国以外的地方重新物色一位新人担任技术总监,就面临着自己都还不熟悉、不了解中国足球的情况,自然也就无法对症下药。
  所以,这一次中国足协的选帅,或许未必会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一大堆经纪人向中国足协一推荐、然后利用网络大造声势,就能成为中国男足国家队新主教练了。动作不可能那么快,但至少目前的做法,表明了中国足协还是希望能够有所改变、有所突破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6758
金币
288030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85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12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7-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1:04
中国足协选帅程序重大变革:技术总监将主导国足主帅选拔
中国足协近期对国字号球队选帅程序进行了关键调整,明确在启动男足国家队主教练选拔前,需首先确定技术总监人选,并由其牵头负责后续选帅工作。这一流程变革旨在提升选帅专业性,改变过去由部门直接主导的模式145。截至2025年7月18日,国足选帅工作尚未正式展开,技术总监的遴选成为当前首要任务14。

技术总监主导选帅的核心优势
提升专业性与国际化视野:技术总监人选大概率为外籍人士,其对世界足球趋势、教练资源的了解更全面,可减少对单一经纪人渠道的依赖,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1。
优化选帅标准:外籍技术总监更侧重业务能力与技战术适配性,减少人情关系干扰,推动选帅回归足球核心逻辑1。
本土化经验要求:足协要求候选人需熟悉中国足球或有本土工作经历,避免因“水土不服”导致决策偏差,确保选帅方案“接地气”1。
新选帅模式的实施挑战与外界争议
技术总监遴选难度
需平衡国际经验与本土认知,其职权范围(仅负责选帅或延伸至长期技术指导)尚未明确6。
参考欧洲足坛经验(如阿森纳、AC米兰的总监制度),中国足球现有管理体系可能难以充分支撑技术总监发挥作用6。
权力架构与利益博弈
技术总监与足协各部门的权责划分需清晰,避免因行政干预削弱专业性6。
选帅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利益纠葛仍存隐忧,如何确保决策独立性成为关键6。
公众质疑与期待
部分观点认为,在足坛治理体系尚未完善的背景下,技术总监主导选帅可能沦为“形式主义”,实际效果有待验证36。
未来展望:中国足球专业化改革的关键一步
此次选帅程序调整被视为足协推动专业化治理的重要尝试。若技术总监能获得充分授权,其国际资源与人脉将有助于拓宽选帅视野,为国足物色更适配的主教练17。后续需重点关注技术总监人选的背景、职权界定及与本土足球生态的融合程度,这将直接影响改革成效。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1642
金币
303740
道行
2004
原创
2406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893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7-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8:42
一句话结论  
足协这次“先定技术总监、再定国足主帅”的新流程,是一次迟到的“补课”:只有把技战术顶层设计统一了,国家队选帅才不会继续沦为“谁嗓门大谁说了算”的轮回。

一、旧流程的病灶  
1. 部门割据:国管部、青少部、女子部各拉各的选帅小组 → 10 支国字号 10 种战术语言。  
2. KPI 错位:洲际赛“不出线=零分”,没人敢为长期风格买单。  
3. 非专业拍板:七年前潍坊杯就指出“11 支队 10 国教练”,今天依旧。

二、新技术总监的三张考卷  
| 必答题 | 及格线 | 加分项 |
|---|---|---|
| 统一技战术大纲 | 成年队+3 支梯队共用同一套“母本” | 每半年修订一次并公开白皮书 |
| 建立教练人才库 | 列出 50 人长名单(外 30、中 20) | 附战术 DNA 标签(高压/防反/传控) |
| 设计换帅 SOP | 72 小时内启动应急程序 | 含心理、语言、文化适配度评分表 |

三、可立即落地的两步  
1. T+7 天:技术总监到岗后先冻结所有国字号换帅流程,统一用“战术 DNA”面试模板。  
2. T+30 天:发布《中国国字号技战术纲领 V1.0》,成年队、U23、U20、U17 共用同一套关键词(压迫强度、出球线路、转换节奏),任何新帅必须签字承诺执行。

四、一句话送给未来主帅  
“你可以带自己的助手,但必须先把球队装进中国足球统一的战术模具里——否则,下一个下课的就是你。”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