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2回复

[猎奇]古代的女性多久洗一次澡?为什么? [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609
金币
85778
道行
37009
原创
2344
奖券
4785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3294(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8-0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40



古代女性洗澡频率不固定,有的天天洗,有的一月一次,有的一年一次,过分的一生只洗两次澡……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洗澡就如穿衣吃饭,是极其日常而且必须的生活习惯,可是在古代,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以及种种原因,他们绝大部分人是无法跟我们一样做到每天洗澡的。



至于他们多少天洗一次,没有固定频率,主要根据他们所在的社会地位、个人观念和喜好、地理气候等决定的。

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社会地位

无论任何时代,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都是与他的经济条件挂钩的。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对而言,上层社会的人要比底层人民更注重仪表,更追求体面,更懂得享受生活。

以女性群体来说,身处皇宫的后妃,必定要比普通女性生活质量更好,因为物质条件的充足以及无限的时间精力,她们每天洗澡都是很正常的。

譬如曾经服侍过慈禧的宫女后来回忆,慈禧到了夏天,每天都会洗澡:

“这也和时令有密切联系。天热,洗得勤点,差不多夏天要天天洗,冬天隔两三天洗一回,都是在晚上,宫里白天没有洗澡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晚清时的慈禧基本和我们现代人一样了,夏天会天天洗澡,冬天天气太冷,也会隔个两三天。这是非常正常的洗澡频率。



但是,慈禧洗澡比我们要麻烦得多,如果去过故宫的人会发现里面没有浴室,据说德龄刚从国外住进宫里要洗澡时,到处找宫女问浴室在哪儿,宫女被问得一愣一愣的,最后听说是洗澡的房间,才跟她介绍了浴桶这种东西。

没错,慈禧洗澡用的是浴桶,而在古代,是没有水龙头的,所以只能去天井打水,将水烧热后再由小太监抬进寝殿倒进浴桶中。此时身边的宫女整理毛巾的整理毛巾,搬凳子的搬凳子,过程中还得由宫女们擦身。

没错,慈禧洗澡大多数都是擦身而已,不过人家讲究,擦一遍就换一条毛巾,浴桶里的水能保证永远是干净的,所以慈禧洗一次澡要准备一百条干净毛巾。

虽然其他后妃无法与慈禧比肩,但要洗个澡还是很容易的,尤其被皇帝传唤侍寝前,太监宫女们都会屁颠屁颠为其沐浴做各种准备。无论侍寝还是等候侍寝,后妃们都会想方设法捯饬自己,洗澡是肯定要勤快的,哪个皇帝愿意一个满身汗味头油的妃子睡在旁边?



当然,即便不是后宫嫔妃,那些贵族女性基本也能做到一天一洗澡。

譬如《红楼梦》里的第三十六回,林黛玉中午从王夫人处回园子后,第一时间就要洗澡,那时刚过端午不久,天气极其炎热,荣国府富贵泼天,多的是吃闲饭的下人,服侍个主子洗澡太容易了。

像在第二十四回,我们可以看到贾宝玉要洗澡前,会有两个丫头秋纹和碧痕负责外面抬水回来,这两丫头就专门服侍洗澡的。

如果是底层的女性,就不可能做到天天洗澡了,一来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家里又可能连个装洗澡水的容器都没有,就算有水也不可能是现成的,只要跑外面去挑水,古代有时一个村子才一口井,大家排队轮流打水,好不容易挑两桶水回家,得先紧着吃喝,哪里顾得上洗澡?简直太奢侈了。

因此,古代的穷人可能一个冬天都不洗澡,到了夏天才找个时间钻进河里痛快地洗。



其次是个人观念和信仰

观念和信仰,很大程度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譬如孝庄太后身边的宫女苏麻喇姑,每年除夕这一天才会洗澡,而这洗澡仅仅是用毛巾弄湿擦拭下身体而已,擦拭完后,小盆里剩下的洗澡水还不能倒掉,要一饮而尽……

按说,苏麻喇姑是清朝非常体面的一位宫女,连她死后在外秋巡的康熙都吩咐暂不下葬,等他回来见过仪容再举行葬礼。

这样的苏麻喇姑不可能跟其他宫女一样没有条件天天洗澡。可是为何一年到头只洗那么一次澡?因为观念问题,苏麻喇姑牧民家庭出身,在她的认知里,水这种珍贵的东西,是给人和畜生饮用的,绝对不能浪费,而用来洗澡,那就是一种浪费。所以好不容易洗一次澡,她还得喝了这盆洗澡水,表示内心的忏悔。



而在我国彝族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生只洗两次澡就够了,一次是生一次是死,因为他们认为人都是“水里来,水里去”。

当然,很多时候也有个人喜好决定。有的人天生不爱洗澡,也没有什么观念、信仰的影响,人家就是再有条件都不愿洗澡。

譬如宋朝大文豪王安石,据说最短一个月洗一次澡,有时甚至一整年不洗一次,当初司马光就以此攻击过王安石,认为王一年才洗一次澡,头发胡子都爬满了虱子,连基本的“修身”都做不到,谈何“治国、平天下”?

同样是宋朝大文豪,苏轼的观念和王安石就天差地别,人家老苏非常爱洗澡,而且似乎因为洗太多肌肤明显薄些,所以在洗澡时他会嘱咐搓澡的小哥: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您下手轻点,人家干净着呢。



再次,便是地理气候决定

在古代,许多地区水资源极其匮乏,像西北地区,有的家庭连食用的水都很难保证,又怎敢奢求洗澡?而有的地区常年低温,像宁古塔这种地方,常常有人被冻死,就别说什么洗澡不洗澡了。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要问了,这长期不洗澡的人,他们不会有体味吗?

答案是必须的。说一个近一点的,就是清朝的康熙,某天午睡时,一旁为他扇风的宫女因为出汗散发体味,直接把他熏醒。还是康熙后来想了个办法让她站在窗外用绳子牵着扇子扇风。

说到不洗澡体味大这回事,还得说说法国一段有味道的历史。

本来,法国人也算是讲究卫生的,据史料记载,1292年时,仅巴黎一座城市就有26处公共浴室呢。那些上层社会人士给仆人们的工资里也多含有洗澡的费用。

可到了14世纪中,一场鼠疫肆虐欧洲,短短六年取走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惊魂未定的人们认为,洗澡会导致病毒入侵身体,因为热水会让毛孔张开,有毒的空气会通过毛孔钻进身体。



就这样,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无论身处各种阶级的人都不敢轻易碰水。那些宫廷、贵族人士别说洗澡,连洗脸都不敢。

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生只洗了七次澡,其中1647年-1715年整整72年里只洗了一次澡,每天早晨只用混合了葡萄酒的水漱口,他身上的体味十米外都能闻到。

而女性们更要夸张,因为都不敢碰水,所以经期时有的直接放任自流,衣服和地上都是血……

这常年不洗澡,那就得发臭,可是贵族们也要面子啊,怎么才能显得体面些?喷香水,直至后来他们意识到了水对清洁的作用,法国也变成了世界文明中心,他们还离不开香水。



总的来说,在古代,因为种种原因限制,让它变成了大事,有的人穷尽一生也洗不上一个舒服的澡,有的人因为认知局限被迫不洗澡,有的因为观念甘愿不洗澡。然而在今天对于任何人洗澡这种事小到不值一提,这就是活在精神文明、物质发达时代的好处。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7955
金币
300445
道行
20030
原创
756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37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1:04
古代女性的洗澡频率因身份、阶级、地理气候及个人观念等因素而异。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析:

1. 身份与阶级的影响
皇族与贵族女性:她们的洗澡频率相对较高,因为拥有充足的资源和人力。例如,慈禧太后在夏天几乎每天都会洗澡,冬天则每隔两三天洗一次1。此外,周朝以后的皇族女性有“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规定。
贵族家庭的女性:如《红楼梦》中提到的林黛玉,在天气炎热时会频繁洗澡,说明富贵人家的女性有条件做到较高的清洁频率。
平民女性:由于经济条件和资源的限制,她们的洗澡频率较低。例如,清朝的普通百姓可能一个冬天都不洗澡,夏天则可能去河里洗一次。
2. 物质条件与环境因素
水资源的匮乏:在一些干旱或寒冷地区,如西北地区,连饮用水都难以保障,更不用说洗澡了

燃料成本:古代烧水需要柴火或煤炭,而这些资源对穷人来说是奢侈品。因此,洗澡的频率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3. 文化与信仰观念
宗教信仰:某些信仰认为水是珍贵的资源,不能浪费在洗澡上。例如,苏麻喇姑每年只洗一次澡,并将洗澡水喝掉以示忏悔。
传统习俗:在彝族的传统观念中,人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是出生时,一次是去世后。
4. 个人习惯与偏好
个人喜好:有些人天生不爱洗澡,即使有条件也不愿意频繁清洁。例如,宋朝的王安石据说一年才洗一次澡。

5. 隐私与社会观念
私密性问题:在封建社会,洗澡被视为私密行为,尤其是在家中进行。许多地区甚至不允许未婚女性洗澡,认为这是不雅的行为。

6. 特殊历史时期的状况
清朝百姓生活:由于工业落后,大多数清朝百姓的个人卫生状况较差。例如,洗头几乎是不存在的事情,头发可能一年才洗一次,甚至更久。

综上所述,古代女性的洗澡频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阶级地位、经济条件、文化信仰、个人习惯以及社会观念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从每天洗澡到一年只洗一次甚至更少,都曾真实存在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3601
金币
319273
道行
2004
原创
2409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2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3:22
古代女性洗澡频率的多样性

在古代,女性洗澡的频率因社会地位、个人观念、地理气候等因素而大相径庭。这种多样性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

社会地位的影响

1. 上层社会:
   - 皇宫后妃:如慈禧太后,夏天每天洗澡,冬天隔两三天洗一次。洗澡过程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包括准备热水、浴桶、毛巾等。
   - 贵族女性: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天气炎热时也会选择洗澡。这些女性有充足的物质条件和仆人来满足她们的日常需求。

2. 底层人民:
   - 普通百姓: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洗澡频率极低。很多人一个冬天都不洗澡,只有在夏天才会到河里洗一次。
   - 游牧民族:有些游牧民族一生只洗三次澡,分别在出生、结婚和去世时。

个人观念和信仰

1. 苏麻喇姑:每年除夕才洗澡一次,并且洗澡水还要喝掉,以示对水资源的珍惜。
2. 彝族人:认为一生只洗两次澡就够了,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去世,认为人是“水里来,水里去”。

地理气候的影响

1. 水资源匮乏地区:如西北地区,家庭连食用的水都很难保证,更不用说洗澡了。
2. 低温地区:如宁古塔,常年低温,洗澡不仅困难,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个人喜好

1. 王安石:据说最短一个月洗一次澡,有时甚至一整年不洗。
2. 苏轼:非常爱洗澡,并且皮肤因为洗太多而显得薄。

结论

古代女性洗澡的频率和方式因多种因素而异。上层社会的女性由于物质条件优越,洗澡频率较高;而底层人民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洗澡频率极低。个人观念、信仰和地理气候也对洗澡频率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多样性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在今天,洗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得益于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卫生观念的进步。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