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洗澡频率不固定,有的天天洗,有的一月一次,有的一年一次,过分的一生只洗两次澡……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洗澡就如穿衣吃饭,是极其日常而且必须的生活习惯,可是在古代,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以及种种原因,他们绝大部分人是无法跟我们一样做到每天洗澡的。
至于他们多少天洗一次,没有固定频率,主要根据他们所在的社会地位、个人观念和喜好、地理气候等决定的。
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社会地位
无论任何时代,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都是与他的经济条件挂钩的。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对而言,上层社会的人要比底层人民更注重仪表,更追求体面,更懂得享受生活。
以女性群体来说,身处皇宫的后妃,必定要比普通女性生活质量更好,因为物质条件的充足以及无限的时间精力,她们每天洗澡都是很正常的。
譬如曾经服侍过慈禧的宫女后来回忆,慈禧到了夏天,每天都会洗澡:
“这也和时令有密切联系。天热,洗得勤点,差不多夏天要天天洗,冬天隔两三天洗一回,都是在晚上,宫里白天没有洗澡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晚清时的慈禧基本和我们现代人一样了,夏天会天天洗澡,冬天天气太冷,也会隔个两三天。这是非常正常的洗澡频率。
但是,慈禧洗澡比我们要麻烦得多,如果去过故宫的人会发现里面没有浴室,据说德龄刚从国外住进宫里要洗澡时,到处找宫女问浴室在哪儿,宫女被问得一愣一愣的,最后听说是洗澡的房间,才跟她介绍了浴桶这种东西。
没错,慈禧洗澡用的是浴桶,而在古代,是没有水龙头的,所以只能去天井打水,将水烧热后再由小太监抬进寝殿倒进浴桶中。此时身边的宫女整理毛巾的整理毛巾,搬凳子的搬凳子,过程中还得由宫女们擦身。
没错,慈禧洗澡大多数都是擦身而已,不过人家讲究,擦一遍就换一条毛巾,浴桶里的水能保证永远是干净的,所以慈禧洗一次澡要准备一百条干净毛巾。
虽然其他后妃无法与慈禧比肩,但要洗个澡还是很容易的,尤其被皇帝传唤侍寝前,太监宫女们都会屁颠屁颠为其沐浴做各种准备。无论侍寝还是等候侍寝,后妃们都会想方设法捯饬自己,洗澡是肯定要勤快的,哪个皇帝愿意一个满身汗味头油的妃子睡在旁边?
当然,即便不是后宫嫔妃,那些贵族女性基本也能做到一天一洗澡。
譬如《红楼梦》里的第三十六回,林黛玉中午从王夫人处回园子后,第一时间就要洗澡,那时刚过端午不久,天气极其炎热,荣国府富贵泼天,多的是吃闲饭的下人,服侍个主子洗澡太容易了。
像在第二十四回,我们可以看到贾宝玉要洗澡前,会有两个丫头秋纹和碧痕负责外面抬水回来,这两丫头就专门服侍洗澡的。
如果是底层的女性,就不可能做到天天洗澡了,一来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家里又可能连个装洗澡水的容器都没有,就算有水也不可能是现成的,只要跑外面去挑水,古代有时一个村子才一口井,大家排队轮流打水,好不容易挑两桶水回家,得先紧着吃喝,哪里顾得上洗澡?简直太奢侈了。
因此,古代的穷人可能一个冬天都不洗澡,到了夏天才找个时间钻进河里痛快地洗。
其次是个人观念和信仰
观念和信仰,很大程度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譬如孝庄太后身边的宫女苏麻喇姑,每年除夕这一天才会洗澡,而这洗澡仅仅是用毛巾弄湿擦拭下身体而已,擦拭完后,小盆里剩下的洗澡水还不能倒掉,要一饮而尽……
按说,苏麻喇姑是清朝非常体面的一位宫女,连她死后在外秋巡的康熙都吩咐暂不下葬,等他回来见过仪容再举行葬礼。
这样的苏麻喇姑不可能跟其他宫女一样没有条件天天洗澡。可是为何一年到头只洗那么一次澡?因为观念问题,苏麻喇姑牧民家庭出身,在她的认知里,水这种珍贵的东西,是给人和畜生饮用的,绝对不能浪费,而用来洗澡,那就是一种浪费。所以好不容易洗一次澡,她还得喝了这盆洗澡水,表示内心的忏悔。
而在我国彝族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生只洗两次澡就够了,一次是生一次是死,因为他们认为人都是“水里来,水里去”。
当然,很多时候也有个人喜好决定。有的人天生不爱洗澡,也没有什么观念、信仰的影响,人家就是再有条件都不愿洗澡。
譬如宋朝大文豪王安石,据说最短一个月洗一次澡,有时甚至一整年不洗一次,当初司马光就以此攻击过王安石,认为王一年才洗一次澡,头发胡子都爬满了虱子,连基本的“修身”都做不到,谈何“治国、平天下”?
同样是宋朝大文豪,苏轼的观念和王安石就天差地别,人家老苏非常爱洗澡,而且似乎因为洗太多肌肤明显薄些,所以在洗澡时他会嘱咐搓澡的小哥: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您下手轻点,人家干净着呢。
再次,便是地理气候决定
在古代,许多地区水资源极其匮乏,像西北地区,有的家庭连食用的水都很难保证,又怎敢奢求洗澡?而有的地区常年低温,像宁古塔这种地方,常常有人被冻死,就别说什么洗澡不洗澡了。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要问了,这长期不洗澡的人,他们不会有体味吗?
答案是必须的。说一个近一点的,就是清朝的康熙,某天午睡时,一旁为他扇风的宫女因为出汗散发体味,直接把他熏醒。还是康熙后来想了个办法让她站在窗外用绳子牵着扇子扇风。
说到不洗澡体味大这回事,还得说说法国一段有味道的历史。
本来,法国人也算是讲究卫生的,据史料记载,1292年时,仅巴黎一座城市就有26处公共浴室呢。那些上层社会人士给仆人们的工资里也多含有洗澡的费用。
可到了14世纪中,一场鼠疫肆虐欧洲,短短六年取走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惊魂未定的人们认为,洗澡会导致病毒入侵身体,因为热水会让毛孔张开,有毒的空气会通过毛孔钻进身体。
就这样,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无论身处各种阶级的人都不敢轻易碰水。那些宫廷、贵族人士别说洗澡,连洗脸都不敢。
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生只洗了七次澡,其中1647年-1715年整整72年里只洗了一次澡,每天早晨只用混合了葡萄酒的水漱口,他身上的体味十米外都能闻到。
而女性们更要夸张,因为都不敢碰水,所以经期时有的直接放任自流,衣服和地上都是血……
这常年不洗澡,那就得发臭,可是贵族们也要面子啊,怎么才能显得体面些?喷香水,直至后来他们意识到了水对清洁的作用,法国也变成了世界文明中心,他们还离不开香水。
总的来说,在古代,因为种种原因限制,让它变成了大事,有的人穷尽一生也洗不上一个舒服的澡,有的人因为认知局限被迫不洗澡,有的因为观念甘愿不洗澡。然而在今天对于任何人洗澡这种事小到不值一提,这就是活在精神文明、物质发达时代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