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阅读
  • 5回复

[攻略]中泠泉,闻名天下第一泉 [6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2701
金币
87741
道行
37009
原创
2345
奖券
4785
斑龄
134
道券
106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43435(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23



★旅游地点:镇江金山之第一泉景区

虽然金山是镇江三山中名气最大的一座,但我倒觉得就人文遗迹而言,不如焦山和北固山。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优越了,就在西津渡对面,我们估摸着下午客流量应该没有那么多,所以就跑了过去。可是毕竟人家名气太大了,即使到了下午两点钟,可入门的游客一点都不见少。

金山位于镇江西北角,又名泽心山、获苻山、浮玉山、伏牛山、龙游山等。它的外形如鳌,原来屹立在长江浪涛之中,四面环水,是长江中的一座孤峰。直到清朝光绪末年的时候,金山四面都涨了沙,慢慢地就跟陆地相连了。从此,金山就成了陆地的一部分。

从大门进去,道分两处,右侧是核心景区江天禅寺,左侧是天下第一泉。我们选择先游览左侧,因为这里闭园的时间,要比禅寺更早一些。再加上第一泉景区相对来说面积要小得多,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走过金泉桥,这里是镜天园景区的“禅”字景点,采用11000株生命力强的欧洲荚蒾,配以白细石子平铺衬底,勾勒出一个巨大的“禅”字。但是这个就出门观要从空中才看得清楚,我们在路上是看不完整的。这个禅字据说有1350平方米,实在是够大的。唉,现在荚蒾也没开,否则单是看花就很赏心悦目了。

过了百花洲桥,我们选择往左侧走,静心斋是一座集仿古建筑,一侧连接长廊,可供游客休息,但建筑本身并不开放。

塔影湖里泊着一艘游船,但看起来只是作背景用的。毕竟湖也不算小,仅凭一些芦苇造景,毕竟过于单调了。

莲心亭说是亭子,可是规模也委实忒大了些。一边连着长廊,亭子足有三树脂的规模,重檐翘角,说是轩是阁都不为过。亭前有一座挺大的平台,看来这里就是夏季赏荷花的好地方。如今只看得一些枯枝败叶,江南的冬天就是这么萧条。

修艺堂也是一座仿古建筑,面阔五间,大门紧闭,不知道作什么用的,可能会有一些活动在这里举行?这里的渡口叫溆花渡,但现在似乎已经弃用了。

再往前云无路可通向对岸,只能原路返回,从百花洲桥下来,转往另一侧。桥畔有一座小岛,岛上的亭子也很玲珑小巧,倒是有人坐着闲聊。这里是国家一等水准咪,看着没有什么出奇,这是天文大地网、地形图测制用的,对我们这些观光客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倒是有一群人在周而复始地找第一泉,很纳闷地说:“明明箭头就是指向这里的啊!”

好心的游客给他们指了路,我们也跟着走到一旁的栈道。这条栈道很长,从这里看芙蓉楼,景观确实不错。可惜今天的天空不漂亮,有点灰灰的,如果换成晴天丽日,那就漂亮了。

走过栈桥,脚踏实地,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建设成了金山廉政教育基地。这里以清代知府王仁堪的清廉事迹为依托,建设成了一座主题基地。不过,到这里来的游客,估计没几个人知道王仁堪其人,多是奔着“天下第一泉”来的。

芙蓉楼是第一泉景区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算来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了。它的出名,是因为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那首《芙蓉楼送辛渐》而名扬海内外的。不过这座楼是1992年重建的,匾额上“芙蓉楼”三个字,是江泽民总书记在1992年视察镇江的时候题写的。

楼建得十分富丽,虽然只有两层,但整体的木构件都显得很精致,窗楹的花纹装饰也很有些古意。里面如今是茶室,“茶之性俭,廉美和敬”,也像王昌龄说的“一片冰心在玉壶”那样,做人光明磊落,表里澄澈,做官内清外润,廉洁奉公。茶学家、教育家庄晚芳先生的育茶育人准则,就是以一杯清茶来推行廉洁与勤俭。

从芙蓉楼往湖边走,残荷枯枝间有三座石塔,这是三塔印月的景点,有点仿照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意思。不知道中秋月明时分,这里会有怎样的景象。

往前走就看到了鉴亭,重檐八角,柱子上有一副对联:“肯把须眉傲霜雪,可知寰宇待澄清”,也是洁身自好的意思。

走出鉴亭,就是大名鼎鼎的中泠泉,也就是唐代陆羽评出来的“天下第一泉”。这里聚集着很多游客,但其实也就是名气大了点,泉本身并不出彩。相对于济南不断涌泉的灼突泉、黑虎泉啥的,这里显得过于平静了。

整座泉只冒一点小水泡,泉壁“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是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所书。这座泉原来在长江之中,是长江中独一无二的朱海洋 眼,不过如今泉口早成了陆地,泉口地面标高4.8米。其实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不过列第七,但后来唐代名士刘伯刍品尝之后,把中泠泉列为第一等。

中泠阁建筑比较简单,两层单檐,二楼的牌匾是“王公祠”,如今是“天下第一泉历史文化展示馆”,图文并茂地记录天下第一泉跨越千年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发展。

走进大门就看到几块碑记,其中一块《中泠泉真迹》居然是薛福成的手笔,这位晚清著名的无锡籍外交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居然还 中泠泉写过这么一篇文,我们在惠山的天下第二泉似乎没有看到薛公的妙笔呀。这篇文中,薛福成介绍了中泠泉的由来和上岸的过程:“中泠泉在金山下,金山本在江南岸,故过客皆得汲水烹茶,所由品为第一泉也。厥后,长江愈趋而南,金山既在江中,而中泠泉遂不可得见;取水之法,常别制机器,以长绳缒入江中,既得泉水,以盖盖之,然后取出,所以不为江水所混。近来汲泉者既无其人,而知制此器者亦绝少,中冷泉乃在若有若无之间。同治九年三月,江水浅涸,过客皆于此停舟,汲泉煮茗,始知泉上护栏、曲槛布置绝佳,乃日夜被江水冲啮,而不损坏,盖数百年前之工程,其坚致实不可及;而中泠泉之真迹,殆阅数十百年,而始见也。”

二楼是王仁堪纪念馆,也是当年镇江为了纪念王仁堪修建的王公祠旧址。晚清时期镇江状元知府王仁堪为官清廉,勤政作为,一直被民众称颂。

正厅是王仁堪的半身铜像,用图文资料的形式,介绍了这位名臣的生平和功绩。这位清代闽县(即今天的福州)人,光绪三年的状元,受殿撰,做过苏州知府,书画两绝。他是《清史稿》中记载的最后一位循吏,在任期间施行实政,对区域地方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是晚清著名的清官。

二楼的阳台上,可以倚栏眺望中泠泉全景,背面的鉴亭掩映在青松翠柏中。如果到春夏季节的话,应该还有鲜花铺地。

从这里没有路可以通往禅寺,只有原路沿木栈道回去,再经过百花洲桥和金泉桥,回到主路直行,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天禅寺。

中泠泉冷涌千年,禅寺钟声绕耳边。

今日重游寻古迹,风光依旧映江天。

——七绝

自驾游:镇江金山之第一泉景区

1月仲冬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离线poli923

UID: 1382715

发帖
1685
金币
168
道行
342
原创
32
奖券
70
斑龄
0
道券
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90(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9-14
最后登录: 2025-08-0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1:24
碧波荡漾,很雅的地方。游客不多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qwert123_05

UID: 632344

发帖
510
金币
242
道行
15
原创
1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673(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3-0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4:25
单是看花就很赏心悦目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74703
金币
327866
道行
2004
原创
2411
奖券
2855
斑龄
36
道券
1035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9473(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18:07
镇江金山之第一泉景区

地理位置与历史

镇江金山位于镇江西北角,又名泽心山、获苻山、浮玉山、伏牛山、龙游山等。金山的外形如鳌,原屹立在长江浪涛之中,四面环水,是长江中的一座孤峰。直到清朝光绪末年的时候,金山四面都涨了沙,慢慢地就跟陆地相连了。从此,金山就成了陆地的一部分。

景区布局与游览路线

从金山大门进入,道分两处,右侧是核心景区江天禅寺,左侧是天下第一泉景区。选择先游览左侧,因为第一泉景区闭园时间比禅寺更早,且面积较小,花费时间不多。

主要景点介绍

禅字景点
镜天园景区的“禅”字景点,采用11000株欧洲荚蒾,配以白细石子平铺衬底,勾勒出一个巨大的“禅”字。这个禅字据说有1350平方米,非常大。

塔影湖与莲心亭
塔影湖里泊着一艘游船,莲心亭规模较大,重檐翘角,亭前有一座大平台,是夏季赏荷花的好地方。

修艺堂与溆花渡
修艺堂是一座仿古建筑,面阔五间,大门紧闭。溆花渡是景区内的一个渡口,但现在似乎已经弃用了。

芙蓉楼
芙蓉楼是第一泉景区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因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而名扬海内外。楼内如今是茶室,倡导廉洁与勤俭。

中泠泉
中泠泉是唐代陆羽评出的“天下第一泉”,泉本身并不出彩,但名气很大。泉壁上的“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是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所书。

王公祠与王仁堪纪念馆
王公祠如今是“天下第一泉历史文化展示馆”,记录了天下第一泉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发展。二楼是王仁堪纪念馆,介绍了这位晚清著名清官的生平和功绩。

游览体验

金山景区的人文遗迹虽然不如焦山和北固山丰富,但其地理位置优越,尤其是第一泉景区,尽管面积不大,但景点众多,各有特色。游览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48671
金币
307610
道行
20030
原创
757
奖券
194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74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昨天 19:21
金山位于镇江市区西北角,其地理特征和别称信息综合如下:

1. 地理位置与别称
金山地处镇江西北角,历史上曾有多个名称:泽心山、获苻山(或获符山)、浮玉山、伏牛山、龙游山。
因其形如巨鳌(传说中的神龟),故又名 “金鳌岭”,印证了“外形如鳌”的描述。

2. 地理变迁与特征
原为江中岛屿:金山最初是长江中的一座孤岛,后因长江改道,至清晚期(道光年间)逐渐与南岸陆地相连。
山寺融合的独特布局:寺庙依山而建,形成“寺裹山”(或称“金山寺裹山”)的奇观——从远处仅见寺院不见山体,凸显其精巧的构造。
尺寸与景观:山高仅44米,周长520米,虽小巧却以“巧胜”著称(明代王思任评“金以巧胜,焦以拙胜”)。

3. 文化象征与别称由来
浮玉山:古代金、焦二山并称“东、西浮玉”,金山因浮于江面如玉而得名。
金鳌岭:外形似鳌,结合“金山”之名,衍生出“金鳌”的雅称,象征祥瑞。

以上信息综合自历史记载与地理描述。如需进一步了解金山传说或建筑细节,可查阅相关来源。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wfsnow

UID: 87804

发帖
2982
金币
511
道行
234
原创
44
奖券
0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23(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9-14
最后登录: 2025-08-0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15分钟前
第一张图,这是无锡惠山 “天下第二泉” 景区的 “至泉桥” 石碑与古亭场景:
  • 石碑:刻 “至泉桥 丙子秋 黄选能” ,记录桥名、立碑时间与人物,是景点历史文化的实物体现 。
  • 古亭:后方传统中式亭阁,有游客参观,周围树木凋零,营造出古朴的游览氛围,展现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韵味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