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阅读
  • 1回复

[转帖]给自己塑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4206
金币
360746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33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30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9-0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20


  
  给名人塑一尊头像是有深远意义的 ,长久的怀念,永远的纪念。比如今年,复旦大学为陈望道先生雕像,他不仅是校长,还是《共   产党宣言》的翻译者,了不得。有个编词典的老师说得到位:雕像守候于最圣洁的那方净土。
  我家有一座塑像,我父亲。他仙逝后,我们兄弟姐妹五人请了雕塑家为他塑造 铜像。一式五尊,一人捧回一尊,然后把模子销毁。我父亲当过中华航空公司上海站站长,当过西南联大的讲师,但他毕竟不是沈从文、汪曾祺、朱自清,他的塑像放在子女家中是比较适宜的。
  有朋友看了我父亲的塑像后说:你也给自己塑个像嘛。
  呵呵,第一,我不是名人,和品德高尚的泰斗沾不到一点边 ;第二,我还健在。一般来说,人们是给走了的人塑像的。尚且活着,就早早塑起来,似乎有点……那个。
  在欧洲,中产阶级为自己塑像很流行;在国内,这是前卫的事。不少中国小青年对塑像这事一点都不忌讳,还很喜欢。有个姑娘说:美丽是天空掠过的鸟儿,要真实地保存它的痕迹,就要把这只鸟儿飞翔空中最动人的瞬间记录下来。可以说,塑像是一种最美丽的方法。这姑娘追着雕塑家而去,做个青铜雕像,花几万元在所不惜,买个LV包什么价?
  当然,这些姑娘小伙的雕像是放在自己家里。
  有一次,我去看一个综合大型展览,走到一个专卖手杖的专柜 ,流连忘返。摊主迎上来介绍各种造型各种材质的手杖:先生,如果这些你都没看上,我们公司可以为你定制一款,把你的头像放在手杖顶端,就是手握的地方。
  我笑了,还要到你们公司,让雕塑家现场造像,还要请雕塑家,太麻烦了。我没说出口的是:“得多少钱哪!”摊主说,不用,现在电脑有三维,还有3D打印,几分钟就能设计好。价格嘛,大约1500块。
  我心想,今后,我一路拄着手杖,一路摸着自己的脑袋,做啥呢?我又没什么苦恼,我的头发也不算少,老是摸自己的头顶表示什么呢?我谢绝了她的好意,说,我还是买一款常规的吧。就这根,是紫檀的还是非洲乌木的?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3859
金币
395945
道行
2004
原创
2427
奖券
2935
斑龄
37
道券
106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10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7:25
给名人塑像的意义

给名人塑像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铭记的方式,它不仅体现了对名人的尊敬和怀念,也展示了名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塑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跨越时空,将名人的精神风貌永久地保存下来,让后人得以瞻仰和学习。

父亲的塑像

作者提到,他的父亲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虽然不是公众人物,但他在家庭和社会中有着自己的地位和影响。作者的父亲曾担任中华航空公司上海站站长和西南联大的讲师,这些经历足以让他在子女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作者请雕塑家为父亲塑造铜像,既是对父亲的怀念,也是对他的尊敬。

自我塑像的思考

有朋友建议作者也为自己塑个像,但作者认为自己并非名人,且仍然健在,所以没有接受这个建议。这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即塑像是对已故者的纪念,而对在世者来说,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人觉得不适。然而,作者也提到,在欧洲,中产阶级为自己塑像很流行,这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塑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所不同。

现代科技与塑像

作者在文中提到,现代科技如三维设计和3D打印,使得塑像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这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塑像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也在不断进化,变得更加亲民和普及。然而,作者最终还是选择了购买常规的手杖,这可能是因为他觉得常规手杖更符合他的实际需求和审美偏好。

总的来说,塑像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名人的崇拜、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艺术的追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塑像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变得更加个性化和普及化。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