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文化属性与建筑设计的融合
在巴山深处的镇巴县,山水文化属性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和功能性的结合。这个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还通过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体验完美结合。
项目背景与选址
镇巴县原名“定远”,寓意镇守巴山。从湖北过三峡经重庆,或从西安越秦岭南下巴山,都绕不过翻山越岭的旅程。高速自西乡开始就沿“泾阳河”一路扎进大山深处,两边山势起伏错落,宛若水墨山水画卷。这种穿越感让人联想到唐代的《明皇幸蜀图》,画中描绘了皇帝因安史之乱逃亡蜀地的历史事件,山水的比重在构图上明显增强,改变了以往山水画中人物占主导地位的构图方式。
项目设计与布局
项目选址在南向的一大片山坡地上,越往南越陡峭,视线越开阔,往北则逐渐平缓。整个地区的山地有些喀斯特地貌,有地下暗河和溶洞。北面相对平缓的山坡地,结合老宅院的机理布置了五组院落度假屋。向南,在一大片树林中,点缀三组独立的单层度假产品。再向南,是一处制高点,这里视线纵深很好,适合布置公共活动,最终落位了泳池和咖啡厅。
建筑性格特征
建筑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以山水为主,人物建筑为辅。从老房子到新院落的设计,保留了场地乔木和部分老宅院,并以老宅的组合方式为原型,做了适当的升级,组合成具备独立庭院的院落客房。山林间的泡池客房则掩映在高大的乔木中,具有林中小屋的体验感。
特色设计
1. 咖啡屋顶上的泳池:泳池的选址在用地的负荷中心,同时也是个制高点。为了提升泳池的景观属性,利用地形的高点,将泳池靠向更高的标高,下方架空的部分放置一个咖啡厅。
2. 面向大草坡的会客厅:除了民宿的基本功能需求外,本项目还有和特殊的职能——城市客厅。它可以承载政府招商活动、企业产品发布、创业公司路演、文化旅游推介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3. 70米长的山水画卷:项目入口的回头弯,是整个园区的接待服务中心。集接待、餐饮、咖啡、茶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是项目人流量最大的区域。
底层逻辑与设计哲学
从度假底层逻辑看设计,DOSE(多巴胺、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是给人带来愉悦的物质。提高血清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是接触大自然,享受阳光。因此,建筑整体性格倾向于后退,避免破坏自然的意境。木材、石头、泥土等自然的质感特别得到度假人群认可。
结语
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民宿酒店,更是一个融合了山水文化属性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艺术品。它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让人们在享受现代舒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