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阅读
  • 1回复

[奇观]住进哥本哈根的设计师船屋,体验“居无定所”的快乐[3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7163
金币
422671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85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3小时前





Søren Hvalsøe Garde &
Rita Vibild
The Host & Designer
Søren Hvalsøe Garde(左),丹麦设计师、匠人,1990年在哥本哈根创立了知名定制家具品牌Garde Hvalsøe。秉承了丹麦设计的经典传承与创新精神,Garde Hvalsøe专注于探索柜体制作的艺术,并延伸至厨房、浴室、家居乃至更广泛的定制化室内解决方案领域。两年前,Søren Hvalsøe Garde与妻子Rita Vibild搬入了自己设计的船屋,在哥本哈根的码头,建立了一座特别的水上家园。


Søren Hvalsøe Garde的船屋
目前停靠在哥本哈根holmen地区
身为定制家具品牌Garde Hvalsøe的创始人,Søren Hvalsøe Garde曾参与过很多家的设计,但他却并不认为家只能是一栋静止的房子。在他看来,家完全可以突破安定与流动的界限,在自然和都市中共存。于是,船屋——一种介于“漂泊”与“驻留”之间的家的载体,进入了他的视野。

入口玄关,大门以及换鞋凳上的舷窗呼应着船屋特有的氛围
早在2019年,Søren就为儿子购置了一艘船屋。“我一直迷恋船屋,这种‘房子’灵动又自由,同样能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Søren说。他忍不住想象,如果能为自己建造一艘船屋,该会是怎样?“它必须更特别,更像一座真正的房子,而不是漂浮的盒子。”


船屋内部分为上下两层。
一层为卧室等私密空间,
采光较好的二层为公共区域。
楼梯一侧,Søren利用狭长的空间设计了一处黑色休闲区,
长椅也是他亲手设计,选用了Kvadrat的面料。
最终,这位以“拆解”和“重建”为乐的设计师,决定为自己也建造一座“漂浮之家”。这不仅是一次对水上生活方式的探索,更是Søren第一次将设计的边界从家具设计向空间设计延展。


沿着楼梯来到二层,视线突然开敞,
这一层以大平层的形式有机安排了厨房、餐厅、客厅,
大面积的落地窗外,甲板露台与水域相连。
然而比建造船屋更具挑战的,是为它找到一个理想的停泊地。哥本哈根港的泊位资源非常稀缺——需求巨大,但供不应求,而且租期通常很短。Søren花了数月时间,几乎跑遍了港口的每一寸水域,才最终“定居”哥本哈根holmen的Refshaleøen Urban Rigger社区。

甲板露台是夫妻俩挚爱的角落,
这里可以俯瞰运河景观,餐桌来自Børge Mogensen。
总面积约140平方米的船屋在室内空间的功能上与普通的住宅相似。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以卧室等私密的空间为主,视野开阔的上层空间,则安排了客厅、餐厅、厨房等公共空间。船屋独有的开敞甲板,放上绿植,成为了夫妻俩挚爱的露台。这里可以眺望运河与城市景观,每到夏日夜晚,微风轻拂,温暖的灯光点亮露台,笑声与微风交织,远处水面的粼粼波光映衬着这一带的静谧与欢愉。


船屋紧靠码头的一侧,建筑体保持着私密性。
从第一张草图到最终落成,这座漂浮之家经历了一场漫长而令人兴奋的设计旅程。整个船屋结构从构想到在波兰建造完成,共耗时两年。

客厅一角,开敞的二层空间通铺了Dinesen的橡木地板,
平衡了黑白色调的冷峻。为了提升船屋的舒适度和和持续性,
整体空间采用了地暖系统,通过海水为室内供暖。
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Søren邀请建筑师Anders Halsteen一起操刀设计,展开了一场关于比例、细节与环境和谐的全面探索。他们的设计过程就像调制一杯精致的鸡尾酒——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只为找到最完美的平衡。最初的两版设计因与周围环境不够契合而被果断推翻,直到第三版才真正捕捉到这座船屋该有的灵魂。

最终,船屋的整体格调延续了Søren对极简主义与“永恒设计”的坚持,以及对细节的执着追求。紧靠码头的一侧,船体建筑采用了小圆形舷窗的设计,既向航海传统致敬,又巧妙地保护了隐私。面向大海的一侧,大面积的玻璃门与分层露台模糊了室内与自然的界限,让阳光、微风和水景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生活。



厨房的设计出自Søren之手,
岛台面选用了Quartzite Breccia Imperiale的石英岩。
为了应对船屋轻微的摇晃,
Anker & Co的吊灯特别通过铁杆固定。
开放式架子上悬挂的锅具与容器被精心展示,既实用又美观。
“从零开始创造的过程总是令人兴奋。”Søren说,“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一切,无论是大的方向还是最微小的细节。”这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力不仅塑造了建筑的外观,也渗透到了室内设计中,尤其是Søren最在意的核心空间——厨房。

紧邻厨房的餐桌与餐椅都是经典的丹麦设计,
复古餐桌搭配Hans J. Wegner的黑色Y椅
是Søren的挚爱
由他创立的Garde Hvalsøe专注于柜体制作的艺术,因此对Søren来说,厨房不仅是一个烹饪的空间,更是一件艺术品,也是家的灵魂。


木门后藏着一间精心设计的酒窖,
通过运河水进行冷却
作为葡萄酒爱好者,Søren还和妻子还特别设计了一间充满戏剧张力的酒窖。酒窖由橡木打造,内部通过水下冷却系统保持恒温,既充满功能性,又为生活增添了一种仪式感。当朋友们造访时,这里总是最吸引目光的地方。

卧室延续了极简主义的设计语言,
配有节省空间的床头柜和Tolomeo壁灯。
漂浮之家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实验,更是一个充满温度的生活空间。卧室的私人露台与水面仅相隔10厘米,清晨推开门,就能看到平静得像镜子般的水面,甚至可以直接跳入港湾畅游。



一层露台配备了梯子,
Søren每天都会通过这里跳入运河游泳。
这座漂浮之家不仅是Søren的梦想实现,也是无数梦想家对水上生活未来可能性的一次实验。


主卧空间
清晨,阳光透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洒进卧室,整个空间仿佛被一层温柔的薄纱笼罩。推开窗,城市的喧嚣被隔绝在远方,迎接你的只有港湾清新的微风和水鸟低沉的鸣叫声。平静的水面倒映着船屋优雅的轮廓。




位于一层的卫浴空间线条凝练经典。
在这里,也能近距离感受到Garde Hvalsøe
所追求的柜体艺术。
早餐时,船屋随着水波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与水汽的湿润交织成一幅恬静的画面。夕阳西下,余晖为船屋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柔和而梦幻。Søren形容那一刻是“所有努力的情感释放”。他说:“这里的平静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船屋会轻微晃动,尤其是在风暴中,但这种与水的连接让人完全融入自然的节奏,感受到生活的纯粹。”


船屋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空间的狭长属性,
为了提升储物功能,Søren在柜体的设计上
设计了很多巧思,收纳柜隐藏在镜子后方,
既节省空间,又保持了空间的整洁感。
在哥本哈根港的静谧水面上,这座船屋静静漂浮。是漂泊,还是驻留?无论哪种选择,这里都书写着一首动人的水上生活诗篇。
摄影丨Birgitta Wolfgang Bjønvad
文丨ss
编辑丨徐露梅、李凌云
设计丨孔钧达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87163
金币
422671
道行
2004
原创
2428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85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9-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3小时前
Re:住进哥本哈根的设计师船屋,体验“居无定所”的快乐[31P]
Søren Hvalsøe Garde与Rita Vibild的水上家园

Søren Hvalsøe Garde,丹麦设计师、匠人,1990年在哥本哈根创立了知名定制家具品牌Garde Hvalsøe。他与妻子Rita Vibild共同设计并建造了一座特别的水上家园——船屋,这座船屋不仅是一个设计实验,更是他们对水上生活未来可能性的一次探索。

船屋的设计理念

Søren Hvalsøe Garde一直迷恋船屋,他认为家完全可以突破安定与流动的界限,在自然和都市中共存。因此,他决定为自己建造一座“漂浮之家”。这不仅是一次对水上生活方式的探索,更是Søren第一次将设计的边界从家具设计向空间设计延展。

船屋的结构与功能

船屋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以卧室等私密空间为主,上层则安排了客厅、餐厅、厨房等公共空间。船屋独有的开敞甲板,放上绿植,成为了夫妻俩挚爱的露台。这里可以眺望运河与城市景观,每到夏日夜晚,微风轻拂,温暖的灯光点亮露台,笑声与微风交织,远处水面的粼粼波光映衬着这一带的静谧与欢愉。

设计细节

- 入口玄关:大门以及换鞋凳上的舷窗呼应着船屋特有的氛围。
- 楼梯:楼梯一侧设计了一处黑色休闲区,长椅选用了Kvadrat的面料。
- 二层空间:通铺了Dinesen的橡木地板,平衡了黑白色调的冷峻。整体空间采用了地暖系统,通过海水为室内供暖。
- 厨房:岛台面选用了Quartzite Breccia Imperiale的石英岩。为了应对船屋轻微的摇晃,Anker & Co的吊灯特别通过铁杆固定。
- 酒窖:由橡木打造,内部通过水下冷却系统保持恒温,既充满功能性,又为生活增添了一种仪式感。

生活体验

Søren形容在船屋的生活是“所有努力的情感释放”。他说:“这里的平静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船屋会轻微晃动,尤其是在风暴中,但这种与水的连接让人完全融入自然的节奏,感受到生活的纯粹。”

结语

在哥本哈根港的静谧水面上,这座船屋静静漂浮。是漂泊,还是驻留?无论哪种选择,这里都书写着一首动人的水上生活诗篇。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