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阅读
  • 2回复

[奇观]日本未来第一高楼,抵御地震的“秘密武器”开始安装了 [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599
金币
413192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10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45


东京火炬大厦(Torch Tower)正在东京站日本桥旁悄然崛起,它不仅是“东京火炬”街区的核心项目,更将刷新日本摩天大楼的高度纪录。这座由株式会社三菱地所设计负责设计监理、清水建设株式会社承建的巨型建筑,日前已启动其最具标志性的裙楼外立面工程——巨型斜向钢柱的安装,标志着项目进入关键的结构施工阶段。

巨型斜钢柱的安装现场

巨型斜钢柱的安装现场
火炬大厦总投资约5000亿日元,总建筑面积约54.4万平方米,高约385米,地上62层,地下4层,预计2028年5月建成。届时,它将超越日本目前最高的森JP大厦(高330米),成为新第一高楼。

日本未来第一高楼与当前第一高楼
除了大规模办公空间与商业设施,这栋综合塔楼还将容纳观景平台、高端住宅、豪华酒店及可容纳2000人的多功能厅,中央更规划了一片约7000平方米的城市广场,自2023年9月动工以来,项目已稳步推进至地上结构施工。




火炬大厦最引人注目的结构创新,莫过于其“斜肋架构”系统。这一由斜向钢柱与钢梁组成的三角形骨架,不仅塑造出建筑独特的外观,更是抵御地震摇晃的关键。三菱地所设计历经十余年研发,打造出“外壳制振结构”体系,将传统框架升级为更稳固的筒状结构体。从1层到9层采用斜肋架构,再往上则结合支撑框架与油压阻尼器,形成双重抗震防线。

外壳制振结构框架图(左)与斜肋架构图
沿建筑外围延伸约400米、高约52米的斜肋架构,总用钢量约1.1万吨,是日本迄今最大规模的结构体之一,足以承载塔楼总重约40%的荷载。这些钢柱截面尺寸达1.4米×1.6米,单件最重达28.4吨,其制作与安装均代表了当前钢结构工程的最高水准。施工计划从东北角开始推进,预计2026年2月完成全部四节安装。




从阿倍野HARUKAS大厦(300米)到森JP大厦(330米),再到即将封顶的火炬大厦(385米),日本在不到十年间将高楼纪录一次次推向新高。在台风与地震频发的环境中,这些不断突破的工程实践,正悄然改写着超高层建筑的安全边界与城市想象。




你对火炬大厦的建筑设计作何评价?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9599
金币
413192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302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10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1:46
日本未来第一高楼抗震“秘密武器”
主要子主题
火炬塔项目概述
定义:火炬塔(Torch Tower)是日本未来的第一高楼,位于东京,由三菱地所开发,设计高度达390米,地上63层,地下4层。
关键事实:火炬塔总投资约5000亿日元,预计2028年5月落成,将成为日本建筑高度的新巅峰,超越现有的森JP大厦(330米)。
抗震设计与技术
定义:火炬塔采用了先进的抗震技术,包括创新的桩基技术、外壳制振结构技术,以及升级版混合工法进行地下施工。
关键事实:这些技术确保了火炬塔不仅具有日本最高抗震性能,还能保障内部无柱办公空间的灵活性与开阔感。
建筑特色与功能
定义:火炬塔的设计融合了办公、商业、文化与旅游功能,拥有半开放公共广场、高端酒店及多元公共空间。
关键事实:塔内规划了办公区、商业设施、高端酒店及多元公共空间,其中300米高空的半开放公共广场为一大亮点。
可持续与健康理念
定义:火炬塔项目在可持续与健康理念上树立了标杆,预认证了美国LEED金级绿色建筑标准及WELL健康建筑标准。
关键事实:项目从节能系统到室内空气质量,每一细节都致力于环境友好与使用者福祉。
智能总结
火炬塔项目:日本未来第一高楼火炬塔,由三菱地所开发,设计高度390米,预计2028年5月落成。
抗震“秘密武器”:火炬塔采用了创新的桩基技术、外壳制振结构技术,确保了顶尖的抗震性能。
建筑特色:火炬塔融合办公、商业、文化与旅游功能,拥有半开放公共广场,提供独特的云端体验。
可持续发展:项目预认证了LEED金级绿色建筑标准及WELL健康建筑标准,注重环境友好与使用者福祉。
未来展望:火炬塔将成为日本都市生活的样板,其成功经验可能为未来建筑项目提供宝贵参考。
结论
日本未来第一高楼火炬塔项目不仅在物理高度上刷新纪录,更在抗震设计、建筑特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树立了新标杆。火炬塔的成功实施,有望为日本乃至全球的建筑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5032
金币
483230
道行
2004
原创
2432
奖券
3100
斑龄
39
道券
1134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343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19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22:34
东京火炬大厦(Torch Tower)建筑设计评价:创新、象征与挑战的完美融合

东京火炬大厦作为日本未来的地标性建筑,其建筑设计不仅在高度上刷新纪录,更在结构创新、文化象征、功能复合及可持续性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卓越的设计理念。结合现有资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其建筑设计进行深入评价:

一、 独特的“火炬”造型与文化象征意义
火炬大厦的命名与外观设计直接源自“火炬”这一核心意象,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直观表达,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正如三菱地所社长吉田淳一所言,希望大楼“可以像火炬般照亮日本”,这一象征意义赋予建筑超越物理形态的精神价值。

1.  视觉识别性:火炬造型通过顶部逐渐收窄的轮廓和动态的线条,营造出向上燃烧的视觉效果,使其在东京站前的天际线中极具辨识度。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摩天大楼的呆板形象,赋予建筑生命力与动感。
2.  文化融合:建筑顶部酒店大堂层采用赤铜色,象征日本传统建筑中铜的温暖光泽,将现代主义设计与本土文化元素巧妙结合。底部裙楼通过绿意盎然的空中步道串联商业空间,体现了对日本传统园林“移步换景”理念的现代诠释。
3.  区域复兴:火炬塔位于东京站前约3.1公顷的“东京火炬(TOKYOTORCH)”重建项目核心区,其设计旨在将该区域打造成“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聚集的街区”。通过与周边常盘桥塔(212米)、变电所楼等建筑的协同规划,形成了一个功能复合、尺度宜人的城市新区,重塑了东京站前的历史风貌与现代活力。

二、 革命性的结构创新:“外壳制振结构”与斜肋架构
火炬大厦最引人注目的技术创新在于其“外壳制振结构”体系,这不仅是应对日本频发地震与台风的关键,也是其建筑美学的重要支撑。

1.  抗震性能的巅峰:设计团队通过在建筑外围布置高刚性、高减衰的抗震外壳,将传统框架升级为筒状结构体。这种结构能有效减少地震和强风时的震动,据称达到了“日本最高的抗震性能”。尤其在62层和屋顶设置的观景设施,其稳定性得益于这一创新结构。
2.  斜肋架构的独特贡献:从1层到9层采用的巨型斜向钢柱组成的“斜肋架构”,不仅是建筑外观的标志性元素,更承担了塔楼总重约40%的荷载。这些截面达1.4米×1.6米、单件最重28.4吨的钢柱,总用钢量约1.1万吨,形成了日本迄今最大规模的结构体之一。这种三角形骨架结构显著提升了底部结构的稳定性和抗侧移能力。
3.  结构美学的统一:斜肋架构暴露在外,形成了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将结构逻辑直接转化为建筑语言。这种“诚实”的结构表达,在现代主义建筑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裙房创造了独特的光影效果和空间体验。

三、 功能复合与人性化设计:超越单一办公空间
火炬大厦并非简单的办公大楼,而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垂直城市社区,体现了当代超高层建筑“垂直城市”的设计理念。

1.  多元功能集成:
    - 办公空间:7至53层为主要办公区域,提供无柱大跨度空间,适应灵活办公需求。
    - 酒店与观景设施:57至61层设有国际顶级酒店(约100间客房)及室外观景台,可俯瞰东京湾与富士山全景,预计每年吸引300至400万访客。
    - 商业与文化设施:地上1-6层为裙房商业及多功能大厅(可容纳2000人),可用于举办大型活动、展览等。
    - 公共空间:300米高空设有半开放公共广场,打破传统摩天大楼封闭的空间模式,为市民提供高空休憩与社交场所。

2.  人性化细节:
    - 空中散步路线:在大厦外墙上设置长达两公里的空中散步路线,连接火炬塔与常盘桥塔之间的公园设施,为使用者提供了独特的都市绿意体验。
    - 健康与舒适理念:裙房设计注重自然采光与通风,引入绿植环绕的空中步道;酒店大堂虽位于300米高空,仍引入户外空气,营造自然氛围。
    - 无障碍与包容性:地下人行空间直接连接东京站及地铁站,实现无缝换乘;大型广场(约7000㎡)作为灾害时的救灾基地和临时滞留点,体现了对公共安全的人文关怀。

四、 可持续性与绿色建筑标准
火炬大厦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树立了标杆,预认证美国LEED金级绿色建筑标准及WELL健康建筑标准。

1.  节能技术应用:采用先进的节能系统,优化空调、照明能耗;外墙设计可能融入遮阳系统(如常盘桥塔的网格遮阳),减少太阳辐射热。
2.  室内环境质量:WELL标准关注使用者健康福祉,通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声学环境等提升居住舒适度。
3.  材料选择与施工:优先选用环保建材,并在施工中应用升级版混合工法和高频振捣棒等先进设备,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五、 挑战与争议
尽管火炬大厦设计亮点突出,但也面临一些潜在挑战:

1.  视觉争议:有观点认为其外观“显得太笨重了”,缺乏日本传统宽体建筑如东京都厅、阿倍野大厦的轻盈感。这种评价反映了不同审美取向对超高层建筑形态的认知差异。
2.  经济可行性:5000亿日元(约250亿元人民币)的巨大投资,在后疫情时代办公需求变化(远程办公普及)背景下,其办公空间招商前景曾引发担忧。不过三菱地所社长吉田淳一强调将通过“增加新的魅力”吸引企业入驻,并计划打造国际金融中心。
3.  施工难度:巨型斜钢柱的安装(单件28.4吨)对施工技术和精度要求极高,尤其是在东京市中心复杂环境下进行超高层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压力巨大。

总结:一座面向未来的城市灯塔
总体而言,东京火炬大厦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建筑设计实践。它不仅以385米的高度成为日本新地标,在结构创新上实现了突破性的“外壳制振结构”与斜肋架构;在功能上实现了办公、酒店、商业、观景、公共空间的有机融合;在文化上承载了“照亮日本”的精神象征;在可持续性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标准。

其设计成功地平衡了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在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为市民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尽管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挑战,但火炬大厦无疑代表了日本乃至全球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前沿水平。它不仅是东京城市更新的重要引擎,更是人类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追求更高、更强、更美的建筑梦想的生动体现。随着2028年5月竣工日期的临近,这座“火炬”必将为东京乃至世界的天际线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