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丽综合交通枢纽:投资371亿的国内最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开启主体施工
一、项目基本概况
深圳西丽综合交通枢纽(又称“西丽高铁枢纽”)是深圳市五主五辅铁路客运主枢纽之一,也是国内规划建设的最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中北部片区,总用地面积约42.1公顷(相当于169个足球场大小),总投资约371亿元,计划建设工期4年(2023年底开工,预计2028年8月建成完工)。
二、主体施工进展(2025年10月最新动态)
2025年10月,随着桩基施工全面完成,项目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施工呈现以下特点:
施工场景:塔吊、桩机林立,泥头车有序进行土石方外运,部分工区已启动盖板施工;
关键节点:9月底完成全部桩基施工(共15.03万立方米石方,岩石抗压强度达128MPa),10月全面转入主体结构施工;
技术攻坚:采用“潜孔锤+旋转复合破岩工艺”提升成孔效率5倍,钢管柱施工均达I类桩标准;绿色施工方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85%,节水12万立方米,扬尘指标达深圳最高标准。
三、项目定位与功能
项目以“4高铁+2城际+4地铁”的多层级轨交网络为核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主要功能包括:
铁路线路:汇聚4条国家铁路(如赣深高铁、广深港高铁等)、2条城际铁路(如深惠城际、深莞城际);
地铁线路:衔接4条城市地铁(如地铁13号线、15号线、27号线、29号线);
枢纽作用:缓解深圳北站(11台20线)接发能力饱和问题,提升深圳交通枢纽客运能级,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布局。
四、项目意义
区域协同: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的桥头堡,串联京沪线、通苏嘉甬高铁等国家干线,实现“半小时达上海虹桥、1小时达宁波/南通”的通勤效率;
站城融合:采用“地下枢纽+地上城市”设计,地下承载交通功能(128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地上开发130余万平方米办公、商业、住宅,打造“阳光枢纽”(通过“京帆屋盖+天井”引入自然光);
产业带动:推动深圳南山区及周边片区的“产站城人”深度融合,强化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辐射作用。
总结
深圳西丽综合交通枢纽的主体施工启动,标志着国内最大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项目通过“大投资、大枢纽、大网络”的布局,将成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新地标,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