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中国屏”靠什么逆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744
金币
1207
道行
19523
原创
29473
奖券
18196
斑龄
202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4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3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显示面板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5%,显示材料市场占有率达43%,均居全球第一,产值规模已占全球“半壁江山”。

  显示产业在高端制造业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我国从20世纪末就开始探索和发展显示产业。10多年前,“缺芯少屏”一度制约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其中,显示面板曾是我国第四大进口产品,对外依赖严重。

  彼时,我国显示产业起步艰难,话语权基本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国内电视机、手机厂商一度只能被动接受高昂定价,有时甚至需要“排队”采购屏幕。历经20多年发展,我国显示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一批企业迅速成长,成为全球显示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中国屏”逆袭靠什么?一是政策前瞻性布局,尤其是政企协同,为“中国屏”崛起提供了坚实保障。2009年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同年,中国大陆首条自主设计与自主建设的8.5代面板生产线开建。此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规划接续发力,推动我国显示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

  在此过程中,北京、合肥、成都等地对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带动大量社会资源投向显示产业,形成了政企协同的产业集群模式。这一模式让我国用较短的时间快速实现了技术积累,也切实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二是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清晰判断、对自主创新的长期坚守。在显示产业几十年来的发展中,各种技术路线涌现,既带动了产业升级,也促进了“优胜劣汰”。对投资巨大的显示产业来说,如果方向研判失误,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在液晶技术发展早期,我国企业就敏锐地意识到技术变革的到来,着手战略布局和技术积累;面对液晶显示器(LCD)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主流技术的代际更替,我国企业采取“双轨并行”的适当策略,两条技术路线同时发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自主创新始终是我国显示产业赖以发展壮大的根基。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显示产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8%,专利申请量占全球42%,在量子点材料、印刷显示等关键领域形成技术壁垒。京东方、TCL华星等企业研发费用率稳定在7%以上,京东方连续多年跻身全球PCT专利申请前10位,大量创新成果带动微米量级发光二极管显示、量子点等前沿技术加速突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创新不仅在产品终端,还包括关键材料、上游制造设备等领域的系统性突破。比如,我国成功研发高世代有机发光二极管超薄浮法玻璃基板技术,显示面板里的偏光片、光刻胶国产替代率已经突破60%,国产蒸镀机、曝光机市场占有率从0提升到35%,这些都表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中国屏”逆袭也离不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国产手机外观形态不断进化,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可穿戴设备层出不穷,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为多种显示技术打开了应用空间,带来了发展机遇。有市场机构测算,尽管显示屏的成本不算高,但其带动的附加值能达到其自身产值的4到5倍。

  据预测,2025年我国新型显示行业的产值规模将接近8000亿元。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市场”,“中国屏”的逆袭之路,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一个生动缩影,积聚起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志气和底气。面对市场新的需求,我国显示产业还要在新型显示技术布局上努力抢占制高点,继续提升关键材料和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我国显示产业实现从“规模领先”到“质量领跑”的新跨越。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3709
金币
548865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06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22:37
中国显示产业的逆袭之路:从“缺芯少屏”到全球领先

一、产业现状: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与规模
中国显示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实现历史性跨越。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我国显示面板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5%,显示材料市场占有率达43%,均居全球第一,产值规模占据全球“半壁江山”。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已从昔日的“缺芯少屏”困境中彻底走出,成为全球显示产业的核心力量。

- 市场规模:2024年我国新型显示行业产值突破7400亿元人民币(千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全球市场占比超过49%。预计2025年将超过1100亿美元(接近8000亿元人民币),全球市场占比近54%。
- 战略意义:显示产业被誉为“数字经济的眼睛”“人工智能的窗口”,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其发展直接关系到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可控和国家安全。

二、“中国屏”逆袭的核心驱动力

1. 政策前瞻性布局与政企协同
政策支持是“中国屏”崛起的坚实保障。国家层面通过一系列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 关键政策节点:
  - 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同年中国大陆首条自主设计的8.5代面板生产线开建。
  - “十二五”“十三五”及《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政策持续发力,形成“顶层设计-技术攻关-产业落地”的全周期支持体系。
- 产业集群模式:北京、合肥、成都等地对关键技术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带动社会资源投入,形成政企协同的产业集群。例如合肥、深圳、成都等城市依托产业链布局和产能规模,位列中国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城市前三名。

2. 清晰的技术趋势判断与长期自主创新
- 技术路线选择:面对LCD与OLED的代际更替,我国企业采取“双轨并行”策略,两条技术路线同时发力,避免了方向误判的风险。在液晶技术发展早期即着手战略布局,在OLED领域也快速跟进。
- 研发投入与专利壁垒:“十四五”时期显示产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8%,专利申请量占全球42%。京东方、TCL华星等龙头企业研发费用率稳定在7%以上,京东方连续多年跻身全球PCT专利申请前10位。
- 系统性突破:自主创新不仅体现在终端产品,更延伸至关键材料和设备:
  - 材料:偏光片、光刻胶国产替代率突破60%。
  - 设备:国产蒸镀机、曝光机市场占有率从0提升至35%。
  - 核心技术:成功研发高世代OLE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在量子点材料、印刷显示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3. 超大规模市场与丰富应用场景
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为显示产业提供了试验田和增长引擎:
- 传统应用:电视机、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旺盛,推动大尺寸面板普及。75英寸电视价格两年下跌约50%,得益于Mini-LED等技术降低成本。
- 新兴应用: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催生新需求。车载显示面板2024年全球出货量达2.3亿片,中国大陆厂商份额达53%。显示屏带动的附加值可达自身产值的4-5倍。

三、发展历程: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市场”
- 起步阶段(20世纪末-21世纪初):“缺芯少屏”制约发展,显示面板曾是我国第四大进口产品,国内厂商被动接受高价,甚至“排队”采购屏幕。
- 攻坚阶段(2009年后):政策引导下,京东方、TCL华星等企业加大投入,自主建设高世代产线。2015年国内三条高世代线投产,LCD面板供给大幅提升。
- 领先阶段(近年来):通过持续创新和产能扩张,中国面板产能占全球四分之一以上,实现从“规模领先”向“质量领跑”的跨越。

四、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成绩斐然,中国显示产业仍面临挑战:
1. 原创性技术储备不足:部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仍需加强。
2. 新兴应用承接缓慢:传统市场增长放缓,新兴应用场景培育需加速。
3. 生态体系不完善:产业链配套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

未来发展方向:
- AI+显示融合:推动显示产业从硬件制造向智慧终端、场景生态升级。成都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首次设立AI与显示技术融合展区,AI算法正推动显示从被动输出向主动交互转型。
- 新型显示技术布局:抢占OLED、Mini/Micro LED、量子点等技术制高点。预计到2030年,OLED面板产能占比将提升至48%,Micro LED商业化规模或达300亿元。
- 产业链自主可控:继续提升关键材料(如发光材料、光刻胶)和设备的国产化率,目标2025年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60%,设备国产化率突破40%。

五、总结
“中国屏”的逆袭是中国制造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政策引领、自主创新、市场驱动和产业集群的多重作用,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了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市场”的根本转变。面向未来,在AI融合、新型显示技术和全球化布局的推动下,中国显示产业正朝着从“规模领先”到“质量领跑”的新跨越迈进,为全球显示产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历程不仅提升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累了宝贵经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