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阅读
  • 2回复

[养生保健]甲流进入高峰!李兰娟劝告:萝卜青菜先靠边,这7样立刻安排上!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451
金币
470043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1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31


这段时间,甲流又悄悄爬上了高峰。
一到换季,免疫力差的人就容易中招,咳嗽、发烧、浑身酸痛,好几天缓不过劲。
专家李兰娟院士提醒,中老年人要赶紧提防,尤其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更要把防护和进补放在心上。
萝卜青菜虽好,但在甲流流行的时候,有7样东西,对提升免疫、防范感染,可比萝卜汤更来劲。


不少人以为发烧时不能吃蛋。只要不是高热呕吐,一个鸡蛋里的优质蛋白,能修复身体打仗后的“阵地”。氨基酸比例均衡,肝脏也爱它。尤其是年纪大的朋友,每天早餐来一个水煮蛋,不腻不咸,刚刚好。
有人怕吃蛋会升高胆固醇,这个老观念该改了。
研究发现,适量吃蛋不会增加心脏风险,反而能增强体力、平衡免疫。关键是别上油锅,清蒸、水煮最安全。


秋冬的饭桌上,蘑菇、香菇、金针菇正当季。这类食材里含有一种叫β-葡聚糖的物质。β-葡聚糖能唤醒身体的免疫细胞,帮助识别并清除病毒。
菌菇不光能炒着吃,煮汤更妙。比如香菇炖鸡,汤鲜味浓,还能补能量。千万别小看这碗汤,它帮身体筑起“防火墙”,让流感病毒一时难近身。


虽然李兰娟说“萝卜青菜先靠边”,可她并不是不要蔬菜,而是提醒要选对。深绿色、橙黄色、紫红色这些蔬菜,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物质,能帮我们抵御病毒造成的损伤。
菠菜、胡萝卜、紫甘蓝、油麦菜,每样都不贵,却能“护体”。炒时火候别太大,略炒断生就行,这样才能保留维生素。


很多人不知道,免疫力里有七成都握在肠道手里。每天一杯含活性菌的酸奶,就像给肠道开了场“巡逻会”。有益菌越多,坏菌越不敢作乱,病毒也难有机会。
尤其老人,肠道蠕动慢,菌群容易失衡。吃酸奶不但能养肠,还能帮助吸收钙质,对骨头好得很。但要注意,买酸奶看“活菌”这两个字,不要被“乳味饮料”糊弄。


豆腐、豆浆、豆干,这些看起来朴素,其实营养深厚。大豆蛋白里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一些肉类更容易吸收,温和又不油腻。
它还能帮助调节血糖,稳住血脂。很多老年人早上喝杯热豆浆,既暖胃,又养气血。搭配全麦馒头,营养齐全又轻负担。


一提红薯,很多人笑说“这不是粗粮吗?”但你可能不知道,红薯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对黏膜的修复有奇效。流感病毒首先攻击咽喉、鼻腔等部位,而红薯正好是那里的“保健师”。
烤着吃香甜,蒸着吃柔软,还能当主食。唯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朋友别吃太多,半个小红薯就够。


有人认为补营养要靠昂贵食材,其实不然。身体每天最需要的“保护液”是清水。喝足水,呼吸道黏膜才能保持湿润,不容易让病毒黏上去。
尤其老年人,口渴感迟钝,常常没感觉就缺水。醒来后、饭前饭后半小时、小睡后,都可以喝几口温开水,别猛灌,慢慢咽。看似简单,作用却顶大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一旦甲流爆发,比病毒更危险的是慌张。心态稳,睡眠稳,作息稳,是三大根基。
晚上该睡就睡,别熬夜追剧。熬夜会让免疫力“短路”,病毒趁虚而入。睡前泡泡脚,暖身又助眠。气血通畅,人自然硬朗。


不少老人爱开窗“透气”,却不知夜里冷风能钻进骨头缝。颈后、腰部、脚底最怕受凉,一受凉,抵抗力立刻打折。
建议晚上睡觉穿上薄袜子,门窗微开别吹头。秋冬的风带着干燥,喉咙干了容易感染,要常备加湿器或放盆清水。


有句老话说:“人不懒,病不缠。”中老年朋友若能保持一点日常运动,哪怕每天快走二十分钟,身体的防御系统就活络许多。
别担心慢,只要在动。连轻微的伸展、转腰、拍背,都是帮肺部“开窗透气”。流感病毒最怕血液流通顺畅、体温稳定的身体。


吃对很重要,吃对时间更是关键。早晨补蛋白、午餐补能量、晚餐重修复,这是许多营养专家总结的规律。
早上吃鸡蛋或豆浆,中午加点菌菇或蔬菜,晚上喝碗红薯粥,再配点青菜,就是理想组合。既补充免疫营养,又不伤脾胃。


流感季节,别硬撑。感到累了,就得休息。身体的“求救信号”从来不会骗人。咳嗽、没胃口、犯困,都说明免疫系统在“修路”,你只要不添乱,它会自己修好。
懂得养护,其实就是懂得慢下来。吃饭慢、走路稳、睡得香,比什么补品都强。
不少人习惯把健康寄托在药上,可真正能护身的,常常藏在日常碗筷间。那七样看似平常的食物,正是我们对抗甲流的底气。
鸡蛋补蛋白,菌菇提免力,深色蔬菜抗氧化,酸奶养肠道,豆制品护心血,红薯修黏膜,温水润全身。天冷了,把它们轮着吃,你的身体就已经在悄悄筑防线。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6248
金币
568334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49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4:44
在甲流高发的换季时节,提升免疫力、科学防护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关键。根据李兰娟院士的提醒和文中提供的科学建议,我们可以从七大增强免疫的食物、生活方式调整以及饮食节奏优化三个维度,全面构筑身体防线。

---

一、对抗甲流的“七样法宝”:日常食物中的免疫守护者

这七类食物虽常见,却蕴含强大营养力,是提升免疫力的核心武器:

| 食物类别 | 核心作用 | 推荐食用方式 | 注意事项 |
|--------|--------|-------------|---------|
| 鸡蛋 | 补优质蛋白,修复受损组织;氨基酸均衡,助力肝脏功能 | 水煮蛋、蒸蛋羹 | 高热呕吐时暂停;避免油炸 |
| 菌菇类(蘑菇/香菇/金针菇) | 含β-葡聚糖,激活免疫细胞识别并清除病毒 | 煮汤(如香菇炖鸡)、清炒 | 充分煮熟,提高吸收率 |
| 深色蔬菜(菠菜/胡萝卜/紫甘蓝/油麦菜) | 富含抗氧化物质,抵御病毒引发的氧化损伤 | 快炒或焯水凉拌,保留维生素 | 火候不宜过大,防止营养流失 |
| 酸奶(含活性菌) |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70%免疫力源于肠道 | 每日一杯常温活菌酸奶 | 认准“活菌”标识,避开乳味饮料 |
| 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 | 提供易吸收的大豆蛋白,调节血糖血脂,护心血管 | 早餐喝热豆浆,搭配全麦主食 | 选择非油炸豆制品更健康 |
| 红薯 | 富含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修复呼吸道黏膜 | 蒸、烤作主食 | 糖尿病患者控制量,半个小红薯为宜 |
| 温开水 | 保持呼吸道湿润,阻止病毒附着 | 晨起、餐前后、小睡后少量多次饮用 | 不要猛灌,缓慢咽下效果更佳 |

> ✅ 总结口诀:  
> “蛋菇菜奶豆,薯水轮着走;七样不上贵,天天都得有。”

---

二、生活方式四大支柱:稳住根基,防患未然

除了吃对食物,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免疫力的“地基”。

1. 心态稳:不慌不乱是第一道防线
- 李兰娟院士强调:“比病毒更危险的是恐慌。”
- 情绪波动大、焦虑紧张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 建议:冥想、听音乐、与家人聊天,保持平和心境。

2. 睡眠稳:别让熬夜给病毒开后门
- 熬夜导致免疫“短路”,T细胞活性下降。
- 建议:
  - 每晚10:30前入睡;
  - 睡前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助眠又暖身。

3. 保暖防寒:重点护住三大脆弱部位
- 冷风侵袭易致抵抗力骤降。
- 最怕受凉部位:
  - ❄️ 颈后(大椎穴)
  - ❄️ 腰部(肾俞区)
  - ❄️ 脚底(涌泉穴)
- 建议:
  - 夜间穿薄袜睡觉;
  - 开窗通风避开直吹头部;
  - 室内使用加湿器或放一盆水,缓解干燥。

4. 适度运动:动起来就是“开窗透气”
- 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升体温稳定性,流感病毒最怕这种环境。
- 推荐动作(适合中老年人):
  - 每天快走20分钟;
  - 居家做伸展操、转腰、拍打背部;
  - 手臂上举深呼吸,帮助肺部通气。

---

三、吃对时间:三餐营养节奏表,助力全天免疫

营养不仅要“吃什么”,更要“什么时候吃”。

| 时间段 | 核心任务 | 推荐搭配 |
|-------|--------|----------|
| 早晨(6:30–8:30) | 补蛋白,唤醒代谢 | 水煮蛋 + 热豆浆 + 全麦馒头 |
| 午餐(11:30–13:00) | 补能量,强免疫 | 米饭 + 香菇炖鸡 + 清炒菠菜 |
| 晚餐(17:30–19:00) | 重修复,养肠胃 | 红薯粥 + 凉拌紫甘蓝 + 小块豆腐 |
| 全天穿插 | 维持水分 | 每小时喝几口温水,总量约1500ml |

> ⚠️ 特别提醒:  
> 感到疲劳、咳嗽、犯困时,不要硬撑!这是身体发出的“修路信号”。及时休息,就是最好的治疗。

---

四、终极理念:真正的防护不在药房,在餐桌与生活

很多人把希望寄托于保健品或特效药,但真正持久有效的防御,藏在每日的一粥一饭、一举一动之中。

> 🌿 养生真谛 = 慢下来 + 吃回来 + 动起来 + 睡踏实

那七样平凡食物——  
🥚鸡蛋、🍄菌菇、🥬深色菜、🥛酸奶、🧈豆制品、🍠红薯、💧温水,  
正是我们手中最朴素也最强大的“免疫盾牌”。

---

✅ 实用建议清单(可打印贴厨房)

✅ 每日必做七件事:
1. 吃一个水煮蛋  
2. 喝一杯活菌酸奶  
3. 吃一碗深色蔬菜  
4. 吃一次豆制品  
5. 吃一小份红薯(替代部分主食)  
6. 喝够八杯温水  
7. 快走20分钟或做轻运动  

✅ 每晚必查三件事:
- 泡脚了吗?  
- 窗户关好了吗?(别吹头)  
- 明早的早餐准备好了吗?

---

📌 结语:  
天冷了,病毒活跃了,但我们不必惊慌。  
只要把这七样食物轮着吃,把作息调规律,把心静下来,  
你的身体,已经在悄悄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免疫长城”。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日常。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451
金币
470043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1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2:48
根据李兰娟院士在甲流高峰期的饮食建议,以下7类食物需优先安排,以提升免疫力和支持身体恢复(萝卜青菜等常规蔬菜暂不作为核心推荐):

🔥 一、浓白鸡汤
用整鸡熬煮3小时以上的浓汤,富含蛋白质、脂肪及胶原蛋白,可直接修复免疫屏障,为高热期身体提供必需热量。

🌰 二、红枣山药粥
红枣补气,山药健脾,温和易消化,适合缓解甲流导致的脾胃虚弱。

三、胡萝卜炖牛肉
胡萝卜:含β-胡萝卜素,强力抗氧化剂,保护呼吸道黏膜;
牛肉:提供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
🎃 四、南瓜小米粥
南瓜温阳,小米养胃,低脂清香,适合恢复期调养,尤其推荐老人与儿童。

🌰 五、黑芝麻核桃糊
每日补充一碗,养肝补肾,快速恢复体力,缓解甲流后的虚弱状态。

六、白萝卜羊肉汤
羊肉补阳气,白萝卜化痰清肺,组合成“天然抗病毒套餐”,兼具温补与清毒功效。

七、菌菇类食物
香菇、银耳等富含多糖物质,激活免疫细胞活性,加固免疫防线(银耳需炖煮出胶质)。

️ 关键提醒
避开寒凉食物:如豆腐、白菜、冷饮等易伤脾胃,加重症状;
慎用滋补品:服奥司他韦期间忌人参、酒精,以免干扰药效;
营养协同:搭配深海鱼(Omega-3抗炎)、坚果(补锌)可进一步强化免疫。
以上建议针对甲流急性期及恢复期体质调整,需结合充足睡眠、适度日晒及情绪管理协同作用。若持续高热或呕吐,请及时就医

以下是甲流高发期的科学防护措施,综合权威来源信息整理而成:

💉 一、疫苗优先防护(最有效手段)
重点人群优先接种
👵 老年人、👶 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需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接种时机
最佳接种时间为流感季前(通常10月),若错过可在流行季任意时间补种。
😷 二、日常防护措施
个人卫生
勤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后、餐前)、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遮挡,纸巾及时丢弃。
佩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商场、医院)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潮湿或污染后及时更换。
环境通风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降低病毒在密闭空间传播风险。

🥗 三、增强免疫力(饮食与作息)
营养均衡
多吃高蛋白食物:鸡蛋、鱼肉、牛奶、禽肉,为免疫细胞提供原料。
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深色蔬菜(西兰花、菠菜)、柑橘类水果(维生素C)、坚果(锌)。

润肺食物:银耳、百合、雪梨缓解呼吸道不适。
避免饮食误区
❌ 少吃油炸食品、辛辣食物及易上火的羊肉、橘子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成人7-8小时),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
⚠️ 四、高危人群特殊防护
儿童防护
避免带去人群密集场所,玩具定期消毒。
教育正确洗手习惯,学校环境加强通风。
老年人防护
注意保暖(尤其颈部、脚部),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
饮食多样化,适当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
⏰ 五、感染后应对措施
及时识别症状
🔥 突发高热(>39℃)、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为典型甲流症状,区别于普通感冒(以鼻塞、低热为主)。
用药原则
黄金48小时:确诊后尽快使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处方药),可缩短病程。

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隔离与就医
患者单独房间休息,密切接触者戴口罩;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重症信号立即就医。

关键点
早疫苗、严防护、强免疫、速就医
高危人群优先接种疫苗 + 日常戴口罩勤通风 + 均衡饮食避免熬夜 + 疑似感染48小时内用药。

甲流预防食谱推荐(2025年最新)
甲流(甲型流感)的预防需结合饮食调理、个人卫生、疫苗接种等多方面措施。其中,饮食的核心是增强免疫力、润肺防燥、抑制病毒传播,以下是具体的饮食原则及食谱推荐:

一、预防甲流饮食原则
均衡营养:优先摄入富含维生素(维生素C、E、D)、锌、优质蛋白、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果、鱼类、鸡蛋、坚果等,强化免疫系统。
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如麻辣香锅、炸鸡、冰饮),减轻肠胃负担,防止“助火生痰”。
补水抗毒:多喝温水、茶(红茶/绿茶/花茶)、酸奶,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促进病毒排出;酸奶中的益生菌还能调节肠道菌群(肠道是人体最大免疫器官)。

避免“火热”食物:少吃橘子、甘蔗等性温偏热、糖分高的食物,避免刺激咽喉、助湿生痰(甲流期间易出现咳嗽、喉咙干痒,此类食物会加重症状)。
二、具体食谱推荐
1. 汤羹类(润肺抗毒、缓解呼吸道不适)
雪梨银耳汤

食材:雪梨1个(去皮去核切块)、银耳10克(泡发撕朵)、冰糖适量(可选)。
做法:将雪梨、银耳放入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30分钟,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银耳含植物胶质,能滋阴润肺;雪梨性凉,可生津润燥、清热化痰,适合甲流季节缓解喉咙干痒、预防咳嗽。
二白汤(中医预防流感药膳)

食材:葱白15克(切段)、白萝卜30克(切片)、香菜3克(切碎)。
做法:将三者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即可饮用(可加少许冰糖调味)。
功效:葱白能解表散寒,白萝卜可清热化痰,香菜能透疹解毒,三者合用能预防流感、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2. 蔬菜类(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

番茄炖豆腐
食材:番茄2个(去皮切块)、嫩豆腐1块(切小块焯水)、葱花少许、盐适量。
做法:起锅热油,放入番茄炒至出沙,加清水烧开,放入豆腐炖5分钟,加盐调味,撒葱花即可。
功效:番茄富含维生素C,豆腐含优质植物蛋白,清淡易消化,适合甲流季节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清炒西兰花
食材:西兰花300克(切小朵,盐水浸泡15分钟)、蒜末少许、盐适量、香油少许。
做法:西兰花焯水2分钟,起锅热油,放蒜末炒香,加入西兰花快速翻炒1分钟,加盐调味,淋香油即可。
功效:西兰花是“深色蔬菜之王”,富含维生素C、E和类胡萝卜素,能增强呼吸道感染抵抗力,预防甲流。(参考1628)
3. 水果类(补充维生素、润肺防燥)
盐蒸橙子(预防咳嗽、增强免疫)

食材:橙子1个(洗净)、盐少许。
做法:橙子切去顶部1/5,撒少许盐,用叉子扎几下使盐融入果肉,放入蒸锅大火蒸15分钟即可。
功效:橙子富含维生素C(比柠檬更高),盐蒸后能缓解喉咙不适,预防咳嗽,适合甲流季节增强免疫。(参考20 )
苹果(日常预防)

食材:苹果1个(红富士/蛇果)。
做法:洗净后带皮吃(或切成小块)。
功效:苹果是温性水果,富含糖分、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免疫,适合日常预防甲流(“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并非虚言)。(参考720)
4. 粗粮与药膳食谱(健脾利湿、增强抵抗力)
三豆粥(中医预防甲流药膳)

食材:赤小豆30克、绿豆30克、白扁豆30克。
做法:三种豆洗净浸泡2小时,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可加少许冰糖调味)。
功效:赤小豆利水除湿,绿豆清热解毒,白扁豆健脾和中,三者合用能健脾利湿、清热解毒,适合预防甲流及流感。
小米粥(清淡易消化、调节免疫)

食材:小米50克、清水适量。
做法:小米洗净,加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
功效:小米富含维生素B族,能辅助调节免疫力,清淡易消化,适合甲流季节作为主食,增强身体抵抗力。
5. 优质蛋白类(强化免疫细胞、促进抗体生成)
香菇鸡汤

食材:鸡肉500克(鸡腿/鸡胸肉,切块焯水)、香菇100克(泡发撕朵)、生姜少许、盐适量。
做法:将鸡肉、香菇、生姜放入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鸡肉富含优质动物蛋白,香菇含β-葡聚糖(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两者合用能强化免疫系统,预防甲流。
牡蛎炒鸡蛋

食材:牡蛎200克(新鲜/冷冻,焯水去腥味)、鸡蛋2个(打散加少许盐)、葱花少许。
做法:起锅热油,放入牡蛎炒1分钟,倒入鸡蛋液翻炒至凝固,撒葱花即可。
功效:牡蛎被称为“海洋中的液体牛奶”,富含优质蛋白、铁、钾等矿物质,能增强免疫、调节身体机能;鸡蛋补充蛋白,适合甲流季节补充营养。

三、注意事项
预防甲流不能只靠饮食:还需结合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群密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等措施(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尤其适合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饮食需个体化:若有过敏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需调整食谱(如糖尿病患者需减少冰糖用量,过敏者避免食用牡蛎、香菇等)。
甲流症状需及时就医:若出现高热(39℃以上)、咳嗽加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以上食谱均来自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建议,食材常见、做法简单,适合日常预防甲流。通过合理饮食+良好生活习惯,能有效降低甲流感染风险,保护家人健康

甲流高发期(当前2025年11月仍处于高发期)出行时,需重点做好个人防护、规避风险、饮食调整及应急准备,降低感染风险。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一、强化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
全程佩戴口罩:
出行时务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尤其是在车站、商场、地铁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口罩需覆盖口鼻,避免频繁摘戴。
清洁口腔与双手:
携带少量食盐,早晚出门或进入公共场所后,用温盐水漱口(浓度约0.9%),可清洁口腔黏膜,减少病毒残留;
勤用肥皂或免洗消毒液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睛等敏感部位7。

二、规避高风险场景,减少接触机会
远离人群密集区:
尽量避免前往商场、车站、集市、电影院等人流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需进入,缩短停留时间,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避免接触呼吸道患者:
若身边有发热、咳嗽、乏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远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如交谈、共用餐具)。

三、注意饮食健康,增强免疫力
避免生冷与油腻食物:
出行期间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粥、生鱼片),以免损伤脾胃功能,降低免疫力;
减少油腻、油炸食物(如炸鸡、薯条、油条)的摄入,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身体恢复

补充水分与营养:
多喝水(每天至少1500ml),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促进病毒排出;
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草莓)或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携带应急物品,应对突发情况
儿童专用物品:
带娃出行时,可备儿童感冒颗粒(如三九儿童感冒颗粒)、体温计、消毒湿巾等,应对轻微感冒或发热症状。若孩子出现高热(≥38.5℃)、咳嗽加剧、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成人常用药物:
可携带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止咳药(如右美沙芬)等,缓解甲流常见症状(需遵医嘱使用)。
温馨提示
甲流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如高热(39-40℃)、全身肌肉酸痛、剧烈咳嗽、胸闷),若出行期间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行程,前

往附近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如去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建议出行前1-2周接种(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甲流感染风险,保障出行健康。如有疑问,可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