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兰娟院士在甲流高峰期的饮食建议,以下7类食物需优先安排,以提升免疫力和支持身体恢复(萝卜青菜等常规蔬菜暂不作为核心推荐):
🔥 一、浓白鸡汤
用整鸡熬煮3小时以上的浓汤,富含蛋白质、脂肪及胶原蛋白,可直接修复免疫屏障,为高热期身体提供必需热量。
🌰 二、红枣山药粥
红枣补气,山药健脾,温和易消化,适合缓解甲流导致的脾胃虚弱。
三、胡萝卜炖牛肉
胡萝卜:含β-胡萝卜素,强力抗氧化剂,保护呼吸道黏膜;
牛肉:提供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
🎃 四、南瓜小米粥
南瓜温阳,小米养胃,低脂清香,适合恢复期调养,尤其推荐老人与儿童。
🌰 五、黑芝麻核桃糊
每日补充一碗,养肝补肾,快速恢复体力,缓解甲流后的虚弱状态。
六、白萝卜羊肉汤
羊肉补阳气,白萝卜化痰清肺,组合成“天然抗病毒套餐”,兼具温补与清毒功效。
七、菌菇类食物
香菇、银耳等富含多糖物质,激活免疫细胞活性,加固免疫防线(银耳需炖煮出胶质)。
️ 关键提醒
避开寒凉食物:如豆腐、白菜、冷饮等易伤脾胃,加重症状;
慎用滋补品:服奥司他韦期间忌人参、酒精,以免干扰药效;
营养协同:搭配深海鱼(Omega-3抗炎)、坚果(补锌)可进一步强化免疫。
以上建议针对甲流急性期及恢复期体质调整,需结合充足睡眠、适度日晒及情绪管理协同作用。若持续高热或呕吐,请及时就医
以下是甲流高发期的科学防护措施,综合权威来源信息整理而成:
💉 一、疫苗优先防护(最有效手段)
重点人群优先接种
👵 老年人、👶 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需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接种时机
最佳接种时间为流感季前(通常10月),若错过可在流行季任意时间补种。
😷 二、日常防护措施
个人卫生
勤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后、餐前)、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遮挡,纸巾及时丢弃。
佩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商场、医院)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潮湿或污染后及时更换。
环境通风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降低病毒在密闭空间传播风险。
🥗 三、增强免疫力(饮食与作息)
营养均衡
多吃高蛋白食物:鸡蛋、鱼肉、牛奶、禽肉,为免疫细胞提供原料。
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深色蔬菜(西兰花、菠菜)、柑橘类水果(维生素C)、坚果(锌)。
润肺食物:银耳、百合、雪梨缓解呼吸道不适。
避免饮食误区
❌ 少吃油炸食品、辛辣食物及易上火的羊肉、橘子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成人7-8小时),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
⚠️ 四、高危人群特殊防护
儿童防护
避免带去人群密集场所,玩具定期消毒。
教育正确洗手习惯,学校环境加强通风。
老年人防护
注意保暖(尤其颈部、脚部),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
饮食多样化,适当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
⏰ 五、感染后应对措施
及时识别症状
🔥 突发高热(>39℃)、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为典型甲流症状,区别于普通感冒(以鼻塞、低热为主)。
用药原则
黄金48小时:确诊后尽快使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处方药),可缩短病程。
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隔离与就医
患者单独房间休息,密切接触者戴口罩;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重症信号立即就医。
关键点
早疫苗、严防护、强免疫、速就医
高危人群优先接种疫苗 + 日常戴口罩勤通风 + 均衡饮食避免熬夜 + 疑似感染48小时内用药。
甲流预防食谱推荐(2025年最新)
甲流(甲型流感)的预防需结合饮食调理、个人卫生、疫苗接种等多方面措施。其中,饮食的核心是增强免疫力、润肺防燥、抑制病毒传播,以下是具体的饮食原则及食谱推荐:
一、预防甲流饮食原则
均衡营养:优先摄入富含维生素(维生素C、E、D)、锌、优质蛋白、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果、鱼类、鸡蛋、坚果等,强化免疫系统。
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如麻辣香锅、炸鸡、冰饮),减轻肠胃负担,防止“助火生痰”。
补水抗毒:多喝温水、茶(红茶/绿茶/花茶)、酸奶,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促进病毒排出;酸奶中的益生菌还能调节肠道菌群(肠道是人体最大免疫器官)。
避免“火热”食物:少吃橘子、甘蔗等性温偏热、糖分高的食物,避免刺激咽喉、助湿生痰(甲流期间易出现咳嗽、喉咙干痒,此类食物会加重症状)。
二、具体食谱推荐
1. 汤羹类(润肺抗毒、缓解呼吸道不适)
雪梨银耳汤
食材:雪梨1个(去皮去核切块)、银耳10克(泡发撕朵)、冰糖适量(可选)。
做法:将雪梨、银耳放入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30分钟,加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银耳含植物胶质,能滋阴润肺;雪梨性凉,可生津润燥、清热化痰,适合甲流季节缓解喉咙干痒、预防咳嗽。
二白汤(中医预防流感药膳)
食材:葱白15克(切段)、白萝卜30克(切片)、香菜3克(切碎)。
做法:将三者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即可饮用(可加少许冰糖调味)。
功效:葱白能解表散寒,白萝卜可清热化痰,香菜能透疹解毒,三者合用能预防流感、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2. 蔬菜类(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
番茄炖豆腐
食材:番茄2个(去皮切块)、嫩豆腐1块(切小块焯水)、葱花少许、盐适量。
做法:起锅热油,放入番茄炒至出沙,加清水烧开,放入豆腐炖5分钟,加盐调味,撒葱花即可。
功效:番茄富含维生素C,豆腐含优质植物蛋白,清淡易消化,适合甲流季节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清炒西兰花
食材:西兰花300克(切小朵,盐水浸泡15分钟)、蒜末少许、盐适量、香油少许。
做法:西兰花焯水2分钟,起锅热油,放蒜末炒香,加入西兰花快速翻炒1分钟,加盐调味,淋香油即可。
功效:西兰花是“深色蔬菜之王”,富含维生素C、E和类胡萝卜素,能增强呼吸道感染抵抗力,预防甲流。(参考1628)
3. 水果类(补充维生素、润肺防燥)
盐蒸橙子(预防咳嗽、增强免疫)
食材:橙子1个(洗净)、盐少许。
做法:橙子切去顶部1/5,撒少许盐,用叉子扎几下使盐融入果肉,放入蒸锅大火蒸15分钟即可。
功效:橙子富含维生素C(比柠檬更高),盐蒸后能缓解喉咙不适,预防咳嗽,适合甲流季节增强免疫。(参考20 )
苹果(日常预防)
食材:苹果1个(红富士/蛇果)。
做法:洗净后带皮吃(或切成小块)。
功效:苹果是温性水果,富含糖分、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免疫,适合日常预防甲流(“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并非虚言)。(参考720)
4. 粗粮与药膳食谱(健脾利湿、增强抵抗力)
三豆粥(中医预防甲流药膳)
食材:赤小豆30克、绿豆30克、白扁豆30克。
做法:三种豆洗净浸泡2小时,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可加少许冰糖调味)。
功效:赤小豆利水除湿,绿豆清热解毒,白扁豆健脾和中,三者合用能健脾利湿、清热解毒,适合预防甲流及流感。
小米粥(清淡易消化、调节免疫)
食材:小米50克、清水适量。
做法:小米洗净,加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
功效:小米富含维生素B族,能辅助调节免疫力,清淡易消化,适合甲流季节作为主食,增强身体抵抗力。
5. 优质蛋白类(强化免疫细胞、促进抗体生成)
香菇鸡汤
食材:鸡肉500克(鸡腿/鸡胸肉,切块焯水)、香菇100克(泡发撕朵)、生姜少许、盐适量。
做法:将鸡肉、香菇、生姜放入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鸡肉富含优质动物蛋白,香菇含β-葡聚糖(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两者合用能强化免疫系统,预防甲流。
牡蛎炒鸡蛋
食材:牡蛎200克(新鲜/冷冻,焯水去腥味)、鸡蛋2个(打散加少许盐)、葱花少许。
做法:起锅热油,放入牡蛎炒1分钟,倒入鸡蛋液翻炒至凝固,撒葱花即可。
功效:牡蛎被称为“海洋中的液体牛奶”,富含优质蛋白、铁、钾等矿物质,能增强免疫、调节身体机能;鸡蛋补充蛋白,适合甲流季节补充营养。
三、注意事项
预防甲流不能只靠饮食:还需结合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群密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等措施(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尤其适合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饮食需个体化:若有过敏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需调整食谱(如糖尿病患者需减少冰糖用量,过敏者避免食用牡蛎、香菇等)。
甲流症状需及时就医:若出现高热(39℃以上)、咳嗽加剧、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以上食谱均来自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建议,食材常见、做法简单,适合日常预防甲流。通过合理饮食+良好生活习惯,能有效降低甲流感染风险,保护家人健康
甲流高发期(当前2025年11月仍处于高发期)出行时,需重点做好个人防护、规避风险、饮食调整及应急准备,降低感染风险。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一、强化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
全程佩戴口罩:
出行时务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尤其是在车站、商场、地铁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口罩需覆盖口鼻,避免频繁摘戴。
清洁口腔与双手:
携带少量食盐,早晚出门或进入公共场所后,用温盐水漱口(浓度约0.9%),可清洁口腔黏膜,减少病毒残留;
勤用肥皂或免洗消毒液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鼻、眼睛等敏感部位7。
二、规避高风险场景,减少接触机会
远离人群密集区:
尽量避免前往商场、车站、集市、电影院等人流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需进入,缩短停留时间,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避免接触呼吸道患者:
若身边有发热、咳嗽、乏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远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如交谈、共用餐具)。
三、注意饮食健康,增强免疫力
避免生冷与油腻食物:
出行期间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粥、生鱼片),以免损伤脾胃功能,降低免疫力;
减少油腻、油炸食物(如炸鸡、薯条、油条)的摄入,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身体恢复
补充水分与营养:
多喝水(每天至少1500ml),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促进病毒排出;
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草莓)或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携带应急物品,应对突发情况
儿童专用物品:
带娃出行时,可备儿童感冒颗粒(如三九儿童感冒颗粒)、体温计、消毒湿巾等,应对轻微感冒或发热症状。若孩子出现高热(≥38.5℃)、咳嗽加剧、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成人常用药物:
可携带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止咳药(如右美沙芬)等,缓解甲流常见症状(需遵医嘱使用)。
温馨提示
甲流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如高热(39-40℃)、全身肌肉酸痛、剧烈咳嗽、胸闷),若出行期间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行程,前
往附近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如去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建议出行前1-2周接种(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甲流感染风险,保障出行健康。如有疑问,可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