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凉意渐深,晨昏温差也悄然拉大。风干物燥,空气里仿佛掺了细微的沙砾,呼吸间总觉喉咙微微发紧,连咳嗽也似乎变得轻易而频繁。古人言“秋伤于燥”,肺腑娇嫩,最易为这干燥所伤。幸而大地慈悯,秋天慷慨捧出了几样水灵灵、润滋滋的蔬菜,正是滋养肺腑的好宝贝,既寻常又珍贵,人人皆可轻松拥有,眼下正当季,错过岂不可惜?

一、萝卜:秋日小“人参”
水嫩白胖的大萝卜,向来是老百姓秋日餐桌上的“心头好”。它虽朴实无华,却富含水分与维C,更难得是那股辛辣之气,能帮我们宣散肺气、化解痰涎,宛如给肺腑注入一股清润的溪流。民间那句“秋后萝卜赛人参”的赞誉,绝非空谈,而是无数代人验证过的真知灼见。

推荐食谱:白萝卜牛肉汤
1. 牛肉切块,冷水下锅焯烫,撇净浮沫后捞出;白萝卜削皮切滚刀块。
2. 砂锅中重新添足清水,放入牛肉、几片生姜、一小段葱白,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约1小时。
3. 牛肉软烂后,放入萝卜块再炖20分钟,出锅前撒点盐和白胡椒粉调味即可。汤色清亮,肉香与萝卜的清甜交融,一碗下肚,肺腑皆暖。

二、冬瓜:天然“加湿器”
冬瓜虽名带“冬”,却是夏末秋初的恩物。它体态丰腴,瓜肉莹白如雪,汁水丰沛得惊人,清热化痰、生津润燥的本事尤佳。秋燥最盛之时,捧一碗冬瓜汤或菜,那温润清甜仿佛能直接滴落肺腑深处,化解那挥之不去的干渴与燥热,如同随身携带的天然“加湿器”。

推荐食谱:冬瓜粉丝炒海米
1. 冬瓜去皮去瓤切薄片;龙口粉丝温水泡软;金钩海米(小虾干)稍冲洗;备点蒜末和小米辣圈。
2. 锅热油,先下蒜末、小米辣、海米爆炒出浓郁香味。
3. 倒入冬瓜片快速翻炒至略软,加入泡好的粉丝,烹入少许生抽、蚝油和一点点糖提鲜,大火快速翻炒均匀即可。冬瓜软糯,粉丝吸饱了海米的咸鲜和小米辣的微辛,爽口开胃。

三、山药:润肺“保护膜”
这土里生长的宝贝,貌不惊人,内里却藏着温润如玉的质地。它口感细滑黏糯,正是那独特的黏液蛋白在默默保护我们的呼吸道,像给肺覆上了一层柔润的保护膜。既能补益肺气,又能滋润肺阴,尤其在秋燥肆虐时,山药那份平和温润的滋养,格外熨帖身心。

推荐食谱:山药胡萝卜炒木耳
1. 山药、胡萝卜分别去皮切片(山药切好立刻泡入加了几滴白醋的清水中防氧化);干木耳泡发洗净撕小朵。
2. 锅中水烧开,下山药片、胡萝卜片、木耳焯烫一分钟左右捞出沥干。
3. 锅热油,可放点蒜片炝锅,倒入焯好的三样食材,大火快炒,淋入少许生抽和盐调味,最后勾个薄芡让味道裹得更均匀即可出锅。色泽鲜亮,口感层次丰富,山药特有的滑润感是点睛之笔。
“立秋三场雨,麻布高挂起”,立秋一过,虽然白天还带着热意,但空气里的燥气悄悄重了起来。不少人开始觉得嗓子干、嘴唇裂,早上起来还容易咳嗽,老辈人常说 “秋燥伤肺,早润早好”。今天就给大家分享 3 道立秋后该喝的润肺甜汤,都是常见食材,做法简单,喝着清甜不腻,老人孩子都爱喝,帮全家润着过秋天,秋冬少遭罪。

第一碗:枇杷银耳百合炖雪梨 —— 润喉又解渴,嗓子不发干
立秋后最明显的就是 “燥”,说话多了嗓子疼,晚上睡觉口干舌燥,这时候喝碗枇杷雪梨汤正合适。枇杷带着自然的清甜,润喉解渴;银耳煮软后黏糊糊的,喝着滑溜溜;百合清心,雪梨多汁,这几样搭在一起,炖出来的汤甜丝丝的,凉热喝都舒服。家里老人早上起来咳嗽两声,喝一碗润润喉;孩子上学用嗓多,带一杯去学校,解渴又护嗓子;年轻人熬夜后喝,嗓子不发干,整个人都清爽。


推荐做法:枇杷银耳百合炖雪梨(银耳出胶快的秘诀)
食材:枇杷 3 个、干银耳 1 小朵、干百合 1 小把、雪梨 1 个、冰糖适量(根据口味加)
步骤:
1.干银耳提前用温水泡 1 小时(别用热水,泡出来的银耳更软嫩),泡开后去掉黄色的根蒂,撕成小朵(我试过多次发现,撕得越小朵,炖的时候越容易出胶,汤更浓稠),放清水里淘洗两遍,沥干备用。
2.干百合用温水泡 20 分钟,泡软后捞出来冲洗干净;枇杷洗净,从中间切开,剥去外皮,去掉果核(枇杷核别扔,煮水时放进去一起炖,润喉效果更好,炖好后捞出就行),果肉切成小块。
3.雪梨洗净不去皮(梨皮清热效果好),从顶部切开做盖子,用勺子挖掉中间的果核(别挖太深,避免果肉散掉),切成滚刀块(带皮吃更润,怕涩可以削薄皮)。
4.把银耳、百合、雪梨块、枇杷果肉放进砂锅,加足量清水(没过食材 2 厘米,中途别加水,汤会变稀),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着盖子炖 40 分钟(银耳出胶的关键:小火慢炖,别开盖搅动太勤)。
5.炖到银耳变得黏糊糊、雪梨软塌,加适量冰糖,再炖 5 分钟让冰糖融化,关火前把枇杷核捞出来,盖盖焖 3 分钟。这样炖的汤稠稠的,银耳滑溜溜,雪梨吸满了甜汤,枇杷带着清香,喝一口从嗓子润到心里,老人孩子都抢着喝。

第二碗:山药红薯银耳羹 —— 甜糯又顶饱,喝着不发胖
立秋后很多人想吃点甜的,但又怕长肉,这道山药红薯银耳羹就刚好。山药软软糯糯,老人常说 “秋天吃山药,脾胃舒服”;红薯带着自然的甜,吃着暖身;银耳出胶后稠稠的,这三样炖在一起,不用放太多糖就甜丝丝的。早上喝一碗顶饱,适合赶时间的上班族;下午饿了当加餐,控体重的年轻人喝着没负担;孩子不爱吃蔬菜?把红薯山药炖软了,连汤带料一起吃,营养全补上。


推荐做法:山药红薯银耳羹(甜糯不腻的小技巧)
食材:铁棍山药 1 根、红薯 1 个、干银耳 1 小朵、红枣 3 颗、冰糖少许
步骤:
1.干银耳用冷水泡 1.5 小时(冷水泡的银耳更有韧性,炖出来不烂糊),泡开后去根蒂,撕成中等大小的朵(别太小,不然炖久了会化掉),淘洗干净备用。
2.铁棍山药去皮(戴手套防过敏),切成 1 厘米厚的圆片(山药容易氧化,切好后泡在清水里,加几滴白醋,不变黑还更脆);红薯选黄心的(更甜),去皮后切成和山药差不多大的块。
3.红枣洗净,用剪刀剪开去掉枣核(去核后炖着不燥,还避免孩子卡到),备用。
4.砂锅里放银耳和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30 分钟,炖到银耳开始出胶、边缘有点发黏。
5.放入山药片、红薯块和红枣,轻轻推开避免粘底,继续小火炖 20 分钟(山药和红薯容易熟,别炖太久,不然会烂成泥)。
6.最后加少许冰糖,炖 5 分钟融化后关火,焖 5 分钟再喝。这样炖的羹稠稠的,山药软绵,红薯甜糯,银耳滑溜溜裹着食材,喝着暖乎乎的,一碗下去浑身都舒服。

第三碗:无花果雪梨汤 —— 清甜又开胃,秋天喝着不腻
立秋后有些人没胃口,吃不下饭,这道无花果雪梨汤就很合适。无花果自带果香,甜甜的还带点回甘,老人说 “秋天吃无花果,肠胃不胀气”;雪梨多汁解腻,搭配在一起炖汤,不用放香精就香得很。家里有不爱喝水的孩子,煮一锅放凉当甜水,比饮料健康;老公上班累了,回家喝一碗,解乏又润喉;老人牙口不好,喝着软滑不费劲,连果肉一起吃还能助消化。

推荐做法:无花果雪梨汤(果香浓郁不酸涩的秘诀)
食材:无花果 5 个、雪梨 1 个、南北杏各 5 克(可选)、冰糖少许
步骤:
1.无花果选带点软的(更甜),洗净后从中间切开(不用去核,果肉连籽一起炖,口感更丰富);雪梨洗净不去皮,切成大块,挖掉果核(梨核带涩味,去掉汤更甜)。
2.南北杏用清水淘洗一遍(没有可以不放,放了更增香),备用。
3.砂锅里放无花果、雪梨块、南北杏,加足量清水(没过食材 1 厘米),大火烧开后撇去表面的浮沫(汤更清亮)。
4.转小火,盖着盖子炖 25 分钟(无花果炖久了会变软,汤汁更甜),开盖后加少许冰糖,搅至融化,再炖 5 分钟关火。
5.放温后喝,汤里带着无花果的果香和雪梨的清甜,果肉炖得软乎乎的,连汤带料一起吃,喝完嘴巴里甜甜的,一点不腻。孩子爱喝甜的,这碗汤不用放太多糖就够甜,妈妈们也放心给孩子喝。

立秋后的 “润”,不用找名贵食材,身边的枇杷、山药、无花果这些常见的果子蔬菜就足够。这三碗甜汤各有各的好:枇杷雪梨汤润喉,适合嗓子干的人;山药红薯羹顶饱,适合控体重的年轻人;无花果雪梨汤开胃,全家都能喝。做法都不复杂,新手跟着步骤炖,半小时就能喝上热乎甜汤。